3月7日接触网课程设计.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设计 指导手册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学院:自动化学院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设计名称:接触网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学分数: 学时: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课程之后, 进行的一个
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
进行接触网设计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
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打下较坚实的基
础。
[ 任务和地位 ]
接触网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共分为接触网设计、 接触网
受流理论及接触网检测技术等三部分。
[ 知识要求 ]
在学习此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工程制图、电路分析、
供电系统等课程的知识。
[ 能力要求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接触网悬挂类型及技术标准, 熟悉牵引供
电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 特殊设计的技术原则, 能够设计出基本的接触网平面设
计布置图。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 目的要求]
学生要按照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 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始条件, 通过所学习
的理论,方法进行设计。
1、提出课程设计的框架
2、依据所选题目,提出多种方案或方法
3、对所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或方法进行理论论证
4 、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
5、对选取的最优方案进行参数测量或选取
6、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或验证
7、绘制相应的表格及图纸
1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设计 指导手册
8、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 主要内容及设计举例 ]
悬挂线索的机械计算
链形接触悬挂的计算
基础设计及校核
接触网平面设计
接触网关键部位的设计
接触网相关设施的设计
[ 设计举例 ]
软横跨预制计算。在计算中,一般应具有以下原始结构尺寸数据:
(1) CX 1 、CX 2 为侧面限界,在正线轨面水平面内,左右侧支柱内缘分别至临
近线路中心的距离( m);
(2)L 为横向跨距,直两支柱悬挂点(支柱顶端内缘向下 100mm处,下同)间
的水平距离( m);
(3)l 、l 为不等高悬挂或不对称悬挂, 由横向承力索最低点分别至两悬挂点的
1 2
水平距离( m);
(4) 1 、 2 为支柱结构的斜率和调整倾斜度之和,即安装后的支柱内缘相对于
铅垂线的总斜率( mm/m);
(5)d1 、d2 为偏移距离,即支柱结构斜率和调整倾斜率值所形成的偏移距离之
和,简称偏距,其值为 d1 H 1 , d2 H 2 ,d1 H s 1 , d2 H s 2 (其中,d1 、
d2 为在上部定位索处的偏移距离)。应该注意,考虑到支柱受力后产生的扰度
和因基础返回而内倾,经验取值比一般计算值偏小;
(6) S 、 S 为基础面至正线轨面的高差,即支柱地面(钢筋混凝土支柱由地线
1 2
孔至轨面) 至轨面的垂直距离, 当支柱底面高出轨面时, S 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7) f 、 f 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