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方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2005年 第26卷 第6期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延性设计方法
宫口博
(武汉理工大学)
摘 要: 从我国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延性设计,认为应进一步增大作用效应,以
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度,保证结构 良好的承栽能力与变形能力。同时分析 了塑性铰区抗剪强度退化机理,提出了有关
抗剪承栽力计算,约束箍筋等的修正意见,以供规范修正时参考。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延性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3水准 (小震不坏、中
2 我国规范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防 目标 ,是 以2阶段设计
的抗震延性设计
来实现的,第1阶段设计保证结构强度要求及隐含
的第2水准变形要求,故又成为强度设计;第2阶段 在强震下要求结构处于弹性状态是没有必要
设计主要用于检验结构防倒塌的变形能力 ,故称为 的,也是不经济的。通常的做法是在 中等烈度的地震
变形验算。对于大多数结构,只进行第 1阶段设计, 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杆件屈服,出现塑性铰,使结构
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3水准设防要求 。 刚度降低 ,塑性变形加大。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
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及结构计算假定与实 时,结构会出现 “屈服”现象,即承载的地震作用力不
际情况的差异,使 “计算设计”很难控制及结构在地 再增加或增加的很少,而结构变形马上加大。如果结
震作用下薄弱环节,故不能完全依靠计算,良好的概 构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很大的塑性变形能力,
念设计是保证机构抗震性能的决定因素。 就成为延性结构。
在地震区都应当设计延性结构,这种结构经过
1 明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 中等烈度地震作用后,加以修复还可重新使用,在强
影响水平地震作用及结构侧移大小的因素:(1) 震下也不至于倒塌。大量灾害和试验调查表明,经过
建筑场地类别,当建筑场地越软时,地震作用越大, 合理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可 以达到较大延性,成为
房屋的侧移越大,反之越小。(2)地震烈度越高时, 延性框架结构 。
地震作用越大,房屋侧移越大,反之越小。(3)建筑 结构遭遇罕遇大震时,进入苏醒状态而产生较
大变形,要求结构在保持一定承载能力的条件下通
物高度越高时,地震作用越大,房屋侧移越大,反之
过塑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为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越小。(4)建筑物的重要性越重要时,要求结构的可
靠度越高,水平地震作用越大,房屋侧移越大,反之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结构满足。
基本的设计准则 ,如平面布局的规则性 ,竖向刚
越小 。
度的连续性,并以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
为使抗震设计真正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规范根
弱锚 固的延性框架进行设计 ,并辅 以必要 的构造措
据上述因素将框架结构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见表1。
施来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域的强度与刚度,以加强
表 1 丙类 (Ⅱ、Ⅲ、Ⅳ)现浇框架抗震等级
结构的整体性,增大延性,提高变形能力,体现大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