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授课计划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授课计划表
(2009-2010学年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程类别 专业课
专 业 汽修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大纲(教学纲要)制定部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教材全称
(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沈云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7月第一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名称、编者) 《汽车构造》 解云主编
《新编汽车修理工艺》 主编:唐艺 本课程本学期教学时数 51 周学
时数 3 本学期教
学周数 18 本课程总时数 102 本
学
期
教
学
时
数
分
配 理论
教学 39 编制说明:
1、主要教学内容:
(1)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2)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3)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4)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5)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统。
2、教学目标:
熟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能分析其工作过程羽总体构造。掌握发动机两大机构的组成、作用,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能对其进行常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给出维修建议;掌握发动机供给系的作用、组成、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能对其进行检测与维修。
3、学生学习现状:
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本课程为新开课程,对汽车发动机还不是很熟悉。学生专业基础较薄弱,缺乏实践,教师要因势利导,更好的去教育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尽心尽责。 实践
教学 1 习题课 3 复习 3 考核 3 机动 2
审批
(核)人 教研组长 教务主任 制表日期 2009年8月30日
理 论 教 学 授 课 进 度 安 排 表
周
数 顺
序 授课章节(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复习测试) 教学内容及课时数 周课时数 总课时数 课内外作业 备注 1 绪论 绪论1 3 1 附教案后 每节课后附有课外练 2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2 3 3 附教案后 发动机总体构造1 3 4 附教案后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1 3 5 附教案后 3 练习与小结2 3 7 学案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概述1 3 8 附教案后 4 机体组的构造1 3 9 附教案后 机体组拆装1 3 10 附教案后 机体组的检修1 3 11 附教案后 5 活塞连杆组构造1 3 12 附教案后 活塞连杆组拆装1 3 13 附教案后 活塞连杆组维修1 3 14 附教案后 6 AJR发动机拆装1 3 15 附教案后 曲轴飞轮组构造1 3 16 附教案后 曲轴飞轮组拆装1 3 17 附教案后 7 曲轴飞轮组维修1 3 18 附教案后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曲柄连杆机构异响诊断1 3 19 附教案后 汽缸磨损检测1 3 20 附教案后 8 汽缸与曲轴检测1 3 21 附教案后 曲柄连杆机构复习1 3 22 附教案后 单元测试1 3 23 订正 9 第三章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配气机构组成1 3 24 附教案后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1 3 25 附教案后 配气相位1 3 26 附教案后 10 配气机构的拆装1 3 27 附教案后 期中复习2 3 29 复习 11 期中考试 12 气密性检测1 30 附教案后 理 论 教 学 授 课 进 度 安 排 表
周
数 顺
序 授课章节(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复习测试) 教学内容及课时数 周课时数 总课时数 课内外作业 备注 13 气门响诊断1 3 31 附教案后 14 第三章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齿轮响诊断1 3 32 附教案后 15 气门正时调整1 3 33 附教案后 16 单元复习1 3 34 复习 单元测试1 3 35 订正 每节课后附有课外练 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1 3 36 附教案后 17 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1 3 37 附教案后 化油器1 3 38 附教案后 共轨喷射1 3 39 附教案后 18 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电子供油系统1 3 40 附教案后 进、排气系统1 3 41 附教案后 配气机构拆装1 3 4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