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滕州市辰龙集团金达煤矿 1660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PAGE 2
滕州市金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 PAGE 1 -
编 号:C2—16603—1
滕州市辰龙集团金达煤矿
1660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名称:16603工作面
编 制 人: 徐 立 刚
施 工 负 责 人: 徐 继 伟
总 工 程 师: 林 淑 文
主 管 矿 长: 徐 开 杰
施 工 单 位: 采二工区
编 制 日 期:2010年5月20日
执 行 日 期:2010年6月30日
编 号:C2—16603—1
滕州市辰龙集团金达煤矿
1660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名称:16603工作面
编 制 人:
施 工 负 责 人:
总 工 程 师:
主 管 矿 长:
施 工 单 位:采二工区
编 制 日 期: 年 月 日
执 行 日 期: 年 月 日
滕州市辰龙集团金达煤矿 16603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 122 - -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井下位置:16603工作面位于六采区轨道北侧,整个工作面呈近南北方向布置,其坐标范围为:X=~ Y=~ H=-300~-312m。对应地表:西为西黄庄,东南为北沙河,其它为空旷地带,地势平坦,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一
水平名称
二水平
采区名称
六采区
地面标高
+46.7 - +48.3
井下标高
-300m~-312
地面的相对位置
及建筑物
16603工作面对应地表西为西黄庄,东南为北沙河,其它为空旷地带,地势平坦,基本为农田。
回采对地面设施
的影响
地表为农田,回采范围内无任何建筑和设施。回采后地表将出现轻微裂隙、塌陷。
井下位置及相联关系
16603工作面位于六采区轨道北侧,整个工作面呈近南北方向布置,北为16601采空区,其它均为未开采区。
走向长度(m)
234
倾斜长度(m)
374
面积(m2)
87516
第二节 煤层
16603工作面开采煤层为16层煤,根据揭露的地质资料可知,本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均可采,平均全煤厚度0.85-0.95m。
煤 层 情 况 表 表二
煤层厚度(m)
0.85-0.95
煤层结构
较简单
煤层倾角
20-70
开采煤层
16
硬度
f=5
煤种
气肥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
16煤煤层较稳定,呈黑色,玻璃光泽,半亮型亮煤,薄煤层状结构,含较多的黄铁矿小块;煤层倾角2○~7○,煤层厚度0.85-0.95m,一般为0.90
附图1:16603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比例 1:200)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三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平均厚度(m)
岩 性 特 征
基本顶
泥岩
17.05
深灰色,致密贝壳状断口,底部显水平层理,有动物碎屑化石及黄铁矿。
直接顶
十灰岩
7.3
分为十上、十下灰,中间夹一层泥岩,十下灰为深灰色,裂隙发育,沿裂隙充填方解石,含水性弱,以静储量为主。
直接底
泥岩
6.93
棕灰色,含泥质,有黄铁矿结晶体,底部有植物化石碎片。
老底
十一灰
0.87
灰、深灰色,含植物化石碎片,贝壳状断口,属稳定底板。
第四节 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本工作面煤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呈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2°~7°,一般为5°左右。根据揭露的地质资料可知,本工作面内断层较发育,16603运输巷揭露两个落差为1米左右的正断层,16603上材料道揭露一落差3.5米的逆断层,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预计此断层沿走向方向上面延伸,在面内尖灭。工作面内一般为落差小于1.0米的小断层。建议落差小于1.5米的断层平推硬过,在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二、其它地质构造及对回采的影响
本工作面无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岩溶陷落柱、溶洞等地质构造。
附:工作面三巷及切眼巷道素描图(图2、图3、图4、图5)
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水文情况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含水地层有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上侏罗统砂、砾岩含水层、太原组三灰含水层、太原组八、九灰含水层、太原组十下灰含水层、本溪组十二灰含水层、十四灰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其中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上侏罗统砂、砾岩含水层、太原组三灰含水层、太原组八、九灰含水层在上部12下煤开采时已证实不会对掘进及回采构成威胁。太原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