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突破招商引资和培植税源。今年以来,我办始终把部门招商、引进资金、培植税源等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几项重点工作的突破作为部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上半年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一是完成部门招商任务。成功引进昆山兴松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台资企业)的整体搬迁项目,项目总投资4亿元,目前项目已落户合德工业园区,一期工程进入土建阶段,同时,该项目已为加快建设进度,先期租用合德工业园的部分厂房投入生产。二是牵头开展招商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办牵头于昆山成功举办了2011昆山农业项目推介招商活动,成功签订投资协议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三是多渠道引进资金。紧抓农业保险省财政配套、扶贫项目奖补资金、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等工作,疏通各条线关系,争取更多资金的投入和支持。至6月10日,有望引进各类资金1975.74万元。四是服务企业培植税源。我办挂钩服务特庸华宏丝绸公司、富尔康纺织和盘湾的三峡纺织等3家企业,今年以来,班子主要领导每月深入企业3次,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如资金、水电、招工、企业建设等方面的困难和矛盾,敦促企业增加投入、开足机台、全力运转、加快建设,至6月10日,华宏丝绸和富尔康公司税收任务基本达到时间过半和任务过半的要求。三峡纺织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前提下,也正在加快基建速度,力争7、8月份部分设备投入生产。
二、加大力度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一是进一步完善组织网络,强化政策推动。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明确了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筛选出32个工作单位作为县委扶贫工作队队员,组建13支扶贫工作队驻点帮扶四明镇、临海镇和通洋镇的经济薄弱村。二是重抓关键举措,强化结对共建。牵手致富方面,采取全面覆盖、分类推进的方式,实行党员干部实行“两对一”、“多对一”帮扶。全县共有3756名党员干部与广大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上半年累计落实帮扶项目583个,帮扶贫困户折合资金68万元。同时,抓好救助式扶贫。上半年,共有15321个农村低保户计22169人被纳入低保范围,发放低保资金1172.09万元;编制省财政奖补资金项目22个,可获省奖补资金109.48万元;编制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资金项目7个,可获省补资金105万元。三是加强督查考核,促动整体推进。明确了考核对象、工作职责和考核奖惩,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经常督查与突出督查、明查与暗访、领导督查与部门督查、综合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工作,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三、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全面分解落实“两新”建设任务。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新镇区、新型农村社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明确“双新”建设目标任务、标准要求、时间节点和推进措施,建立了领导挂钩、部门服务、工作组驻点指导三项工作机制,将任务逐一扒排落实到相关镇村。二是加快制定完善建设规划。全县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已委托浙江省规划设计院加紧编制。市试点镇、村——海通镇和盘湾镇南沃村已完成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编制。黄沙港、合德、盘湾、临海四个重点镇已形成新镇区规划,海通、兴桥、海河三个镇正在抓紧制定和完善新镇区控制性详规,抓紧提请专家评审。今年确定报市的13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南沃、海丰、运棉等大部分社区控制性详规全部修编完成,其它少数新型农村社区控制性详规正在完善之中。三是对接和协调建设项目的相关要素。组织有县住建局、县国土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赴各镇进行“双新”项目选址,逐一调研,特别是新社区建设的选址,确保符合全县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指导各镇与住建局、国土局做好规划、土地指标要素的对接。
四、全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新办农业龙头企业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全县新开工农产品加工项目9个,总投资7.6亿元。其中:盐城博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麦苗保健品项目、江苏纬昌水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水产品加工项目、黄沙港的万吨冷藏库等三个项目总投资超亿元。重点龙头企业争创又有新进展,上半年,盐城怡美食品有限公司和射阳富民农副产品市场通过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认定,全县省级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总数达到7家。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总数达到418家。同时,积极推进“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争创工作,上半年,全县有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省“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认定。三是“三资”开发农业和农民投资创业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县引进“三资”开发农业项目35个,投入额5.1亿元;新增创业农民2500人,新增创业投资19500万元。四是积极搞好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