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手足口演练-09-28.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3
2012年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重症手足口病救治
应急演练预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HYPERLINK /jibing/naoyan.htm \t _blank 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 HYPERLINK /jibing/ganran.htm \t _blank 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有效应对疫情,做好手足口病的临床救治及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检验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救治及防控等能力,检验参演人员思想、物资、技术,调等准备工作情况以及各科室协调性,组织本次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应急模拟演习。
解说词;(由……解说)
演练时间:2012年10月
演练原则:以人为本、积极救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科室配合、分工协作
演练目的:1、检验整体应急组织、指挥协调能力;2、检验应急物资储备情况;3、检验相关科室、部门对手足口病防治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包括诊治、报告、个人防护、协助疾控部门流调、标本采样送检等方面);4、检验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儿科对重症手足口病医疗救治能力(包括预检分诊、诊疗技术、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四个方面) 。
演练地点:感染病科门诊楼前广场。
参加演练部门:应急办、预检分诊处、儿科、感染病科、综合重症监护室、手足口诊治专家组、预防保健科、院感科、应急物资储备。
演练组织领导
1、演练总指挥:王敏河
2、演练观察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3、演练现场指挥:吕其军
4、参加演练人员:
预检分诊:黄黎
专家组: 高欣义、乔鲁军、李玉生
感染病科或儿科门诊:医生、护士各一人
流调、采样组:1人
消杀组:1人
病房医生、护士:各2人
综合重症监护室:1人
应急物资储备:1人
扮演病人及家长:各1人
演练程序
演练程序:总指挥宣布开始→穿防护用品→预检分诊→门诊→病房→专家组→流调采样组→消毒组→疫情、重症报告→脱防护用品→综合重症监护室→专家点评→演练总结。
演练内容和步骤:场景一:由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场景二:个人一级防护,通过演练使接诊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的具体内容、技能与要求。场景三:预检分诊;场景四:门诊;病人就诊、医护人员接诊演练。通过演练,使门诊人员熟悉工作程序,熟练掌握预检分诊及诊疗程序;场景五:医疗救治;通过演练使病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抢救治疗;加强医护配合、全院各科室的协调性;场景六:流调组;通过演练,配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能熟练掌握手足口病的现场流调工作的要求、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场景七:消杀组通过演练,使相关科室掌握手足口病病人用具、餐饮具、衣物、逗留场所、排泄物等的消毒,及消毒液的浓度。医疗废物的处理。场景八:转重症医学科
场景九:专家点评。场景十:演练总结。
场景一:由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场景二:个人一级防护
解说词:
医院传染病科是各类传染病人相对集中的场所,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对病原菌接触机会多,与患者之间存在相互感染的潜在危险。加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熟练掌握手卫生及个人防护要求,对降低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1、标准:外科口罩、工作帽、工作服、医用乳胶手套。
2、一级防护穿防护用品顺序
戴口罩→戴帽子→洗手→一次性乳胶手套。
(1)准备工作:先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双手流动水充分淋湿,取洗手液洗手(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 HYPERLINK /z/Search.e?sp=S%E6%89%8B%E4%BA%A4ch=link \t _blank 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 HYPERLINK /z/Search.e?sp=S%E6%89%8B%E6%8E%8Cch=link \t _blank 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手指尖并拢,在另一 HYPERLINK /z/Search.e?sp=S%E6%89%8B%E6%8E%8Cch=link \t _blank 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