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8).ppt

发布:2025-03-21约1.7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课外古诗词诵读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159263748D一、默写1.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面填空。景色之美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别之意②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禅房花木深落日故人情仕途之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以孤鸿自比,表现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梅花纵使凋谢,依旧香气不改的高贵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二、阅读鉴赏(一)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悦”和“空”两字是此联诗的核心,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示例:尾联运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如答成“以动衬静”亦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声响都寂灭了,只有古寺的钟磬音,回应着大自然的静默无语,表达了诗人超脱、淡泊的情怀。(意思对即可)(二)阅读《送友人》,回答问题。4.请发挥想象,描绘诗中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示例: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山上草木葱绿,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条波光粼粼的流水,环绕在城的东边,潺潺而过。5.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形象地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万里漂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三)[2024湖南娄底一模]阅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回答问题。6.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欣赏,正确的一项是()A.“缺月”两句的“缺月”“疏桐”“漏断”营造了一个清明恬静的氛围。B.“谁见”两句以幽人着笔,描绘一个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孤鸿”形象。C.“惊起”两句间接写词人被贬黄州这件事不为人所知的遗恨和惆怅。D.本词写景叙事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典型性。D【点拨】A.“缺月”两句的“缺月”“疏桐”“漏断”营造了一个凄清孤寂的氛围,而不是“清明恬静的氛围”;B.“谁见”两句以幽人着笔,描绘一个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而不是“孤鸿”形象;C.“惊起”两句直接写词人被贬黄州这件事不为人所知的遗恨和惆怅,而不是“间接写”;故选D。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这两句的意思是孤鸿挑遍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词人借助孤鸿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孤寂的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感。(四)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8.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驿站、断桥、黄昏、风雨。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9.全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词人借饱受摧残、香气不改、精神犹存的梅花,抒发自己虽历经艰辛,屡遭排斥,仍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情怀。*************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