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第3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 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形式,都可以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这样学习就成为支配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行为学习各环节的干预,可以用于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湖北医药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王 枫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立者。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 第一节 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背景 1、当时美国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富足引发对精神提升的渴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追求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等观点,迎合了美国当时社会时代精神发展的需求。 2、表面繁荣的社会背后隐藏着尖锐的矛盾和异化现象,需要新的心理学理论加以研究和解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主张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时代精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 ——心理史学家赫根汉(B.Hergenhahn)曾称这个年代 为“喧嚣的时代” ——罗洛·梅(R.May)称之为“意志瘫痪的时代” ——罗杰斯认为“恐怖、敌意和侵犯的存在是我们时代 的紧迫问题。” ——社会各界强烈批评 “重科学而轻人文”的教育倾向 3、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精神分析理论——伤残心理学 行为主义理论——幼稚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四十年代末为萌芽时期 2、20世纪五十年代为兴起时期 3、20世纪六十年代为形成时期 4、20世纪七十年代为发展时期 1、20世纪四十年代末为萌芽时期 以对行为主义的不满和开始探讨一些“不合传统”的主题为标志。例如,马斯洛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的著名的论文《人类动机论》(1943)。 2、五十年代为兴起时期 1954年马斯洛出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作《动机与人格》。 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并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问题,次年10月组织了“人类价值新知识”的研讨会。 1958年,英国学者约翰?库亨(J. Cohen)出版《人本主义心理学》,首次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1959年,马斯洛主编了《人类价值的新知识》一书,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 3、六十年代为形成时期 ①专门的学术刊物《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于1961年春天开始正式出版。 ②1962年布根塔尔(J. F. Bugental)的论文《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新的突破》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 ③1963年正式建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AAHP),并颁布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四项基本原则:以人的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等;注重研究的社会意义;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 ④1964年夏召开了第二届年会,扩大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⑤1969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改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AHP),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组织。 4、七十年代为发展时期 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建立了第32分会。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得到了美国心理学界正式合法的地位。同时,国际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术活动组织也得到了相当的拓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又分化和产生出了超个人心理学派,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取向。但是自80年代末罗杰斯去世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出现了一定的衰落。 (二)人本主义理论流派简介 1、研究对象:人性的整体 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失常等所有的人的心理行为规律。 2、研究目的:探讨人性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 3、研究方法:自然观察、访谈和个案研究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1、强调人的责任; 2、强调“此时此地”; 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 4、强调人的成长。 1、强调人的责任 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由的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不能够改变,只是身体有局限。所以要对自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