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docx
主要农作物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一)技术概述
1.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组装了一套集精准测报、绿色防控、高效药械、科学用药及统防统治于一体的综合防控技术,通过试验示范验证,技术科学实用。
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已作为主推技术在全省主要农作物主产区推广应用多年。其中2023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柑橘、茶叶、蔬菜等作物共建立各级农药减量示范区1699个,核心示范面积314.21万亩,辐射面积超4057.12万亩。
3.提质增效情况。粮食作物示范区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示范区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作物生长季农药减施1-3次,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0%-30%,每亩节本增效100-200元。且田间瓢虫、食蚜蝇及蜘蛛等天敌数量增加,自然控害能力提升。
(二)技术要点
以“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法治植保”为指引,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点着力于“替、精、统、综”。
一是“替”,即新型高效低风险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高效节约型施药方式替代传统低效施药方式。
二是“精”,即精准预测预报、精准适期防治指导与精准对靶施药技术。
三是“统”,即培育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病虫害统防统治。
四是“综”,即强化综合防治,推行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三)适宜区域
该技术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柑橘、茶叶、蔬菜七部分,其中水稻重点在当阳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监利市等5个市示范;小麦重点在宜城市、南漳县、随县、钟祥市等4个县(市)示范;玉米重点在枣阳市、襄州区2个市(区)示范;油菜重点在沙洋县、武穴市2个县(市)示范;柑橘重点在宜都市、枝江市和秭归县3个县(市)示范;茶叶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重点在英山县、五峰县和宣恩县3个县示范,蔬菜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重点在嘉鱼县、云梦县和长阳县3个县示范,每种作物的第一个示范县市为主示范点。各作物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均可辐射全省主产区。
(四)注意事项
贯彻“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法治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措施,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施过程中各项技术有机融合,节本增效,且注意科学安全用药,严防药害事故等。
(五)技术支撑及依托单位
1.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联系人:周华众
联系电话:027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联系人:杨立军万鹏
联系电话:0273.华中农业大学
联系人:华红霞付艳苹
联系电话: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