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感恩老师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

发布:2018-09-30约3.1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题班会题目:感恩老师 参赛班级:高二2班 班主任:田老师 - PAGE 5 -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老师 【目的意义】在生活中,不少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的现象;比如在家不尊重父母,在校不尊敬老师,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由此发展下去,他们将逐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教育他们以一颗感恩之心,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用行动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班主任老师 【活动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设计主题班会的环节与流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活动开始前调试好电脑、投影机、音响等设备。 【活动过程】 1、问题:你出生到现在觉得最应该感恩的人是谁? 学生回答:父母,老师。 再问: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父母: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当我们瓜瓜坠地的那一天开始父母就一直是我们的老师! 除了给我们生命还一直教诲我们 可是同学们只记得父母给予我们的是生命,而有多少同学记得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呢! 父母与老师同等的重要: 我们中国最尊敬的香火就是体现,“天地国亲师位”说明师的重要性。 老师点评:(1)、我们都知道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可是有谁想到要感恩老师呢?在当今物质非常丰富的社会,同学们想到的只是物质上的没有想到精神上的。 (2)、在家中,父母给予我们精神和物质上,在学校老师给予我们的是精神上的教诲。当我们进入小学、初中、高中等之后父母在精神上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此时入学,老师就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3、我们要不要感恩父母? 应该怎么感恩呢? 物质上重要还是精神上更重要呢? 学生自由回答。 进入主题:我们要不要感恩老师吗? 一、古今中外感恩老师的事例:(3例,) 1、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2、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1995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足见,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巴尔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都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 “也不是。”老太大连连摇头。 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中的一本呀!” “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老师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从此,成了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二、给学生体验老师在社会上对老师的感恩 1、赞美老师的诗歌非常多,以下是其中之一 ——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