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痛经-妇产科教学课件.ppt

发布:2017-12-15约小于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课件园 痛 经 (dysmenorrhea) 桂林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 概念  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下腹部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质量者称之。 分类 原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 发生率: 约13.55%,多发于女大学生。文化程度越高,发病率越高。 病因 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PG↑→子宫过度收缩→子宫缺血、缺氧有关。 1、内分泌因素: 分泌期 →PGE2α↑→子宫痉挛性收缩,肌 壁缺血→腔内压↑→剧痛 宫腔内膜 进入血循环→消化道:恶心、呕吐、腹泻   泌尿道:尿频、尿急 心血管症状:头痛、胸闷 2、子宫因素: 3、精神、神经因素: 总之:PG含量↑→是痛经决定性因素 子宫过度收缩→是痛经重要关键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下腹部疼痛,多在初潮后1-2年发病 疼痛特点:阵发性绞痛,痉挛性痛 部位:下腹部、可放射至腰骶、外阴、肛门 时间:经前1-2天开始,行经第一日最剧,维持2-3天 伴随症状:上述消化道、泌尿道、心血管症状。 原发性(-) 妇检 继发性:盆腔器质性变相应体征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 鉴别诊断:    应与器质性病变,宫外孕、继发性痛经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2、病因治疗: 3、对症治疗: ①止痛、解痉:阿托品、颅痛定、曲马多、消炎痛 ②P-G合成酶抑制剂: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等 ③口服避孕药:抑制排卵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