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及有色金属显微组织观察1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分析各种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2.观察和分析各种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2.熟悉常用的铝合金、铜合金及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表1中所列试样的显微组织,搞清各组织组成物的形态特征及形成。 2、画出部分组织示意图。 表1 表1(续) 三、实验概述 铸铁是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并含有少量硅、锰、硫、磷等杂质的铁碳合金。铸铁与钢相比,虽然力学性能较低,但它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生产成本低,具备良好的耐压、耐磨和减振性。 铸铁 按石墨的形状不同分为5种: 1、白口铸铁:2、灰口铸铁:3、可锻铸铁4、球墨铸铁:5、蠕墨铸铁: 球墨铸铁是在普通灰铸铁熔化的铁液中加入少量的球化剂(稀土镁合金)使石墨呈球状析出,使其割裂金属基体的作用减小,充分发挥金属基体的性能,所以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远超过灰铸铁和可锻铸铁,已接近钢的水平。同时它仍具有和灰铸铁相同的切削加工性,铸造性、减震性和耐磨性。 材料名称:普通灰口铁 金相组织:(F+P)基体+片状石墨放大倍数:500× 浸蚀剂:3--5%硝酸酒精 材料名称:普通灰口铁 金相组织:P基体+片状石墨放大倍数:500× 浸蚀剂:3--5%硝酸酒精 材料名称:可锻铸铁 金相组织:F基体+团絮状石墨放大倍数:500× 浸蚀剂:3--5%硝酸酒精 材料名称:可锻铸铁 金相组织:P基体+团絮状石墨放大倍数:500× 浸蚀剂:3--5%硝酸酒精 材料名称:球墨铸铁 金相组织:P基体+球状石墨放大倍数:500× 浸蚀剂:3--5%硝酸酒精 材料名称:球墨铸铁 金相组织:(F+P)基体+球状石墨放大倍数:500× 浸蚀剂:3--5%硝酸酒精 (二)有色金属 1.铸造铝合金 应用最广泛的铸造铝合金常称为硅铝明,典型的牌号为ZL102,含硅11-13%。从Al-Si合金相图可知,其成分在共晶点附近,因而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即流动性能,即流动性好,铸件致密,不容易产生铸造裂纹。但铸造后得到的组织是粗大针状硅晶体和α固溶体所组成的共晶体,这种粗大的针状硅晶体严重降低合金的塑性及韧性。 为了提高硅铝明的力学性能,通常进行变质处理,即在浇注以前向合金溶液中加入占合金重量2~3%的变质剂(常用2/3NaF+1/3NaCl)。由于钠能促进硅的生核,并能吸附在硅的表面阻碍它长大,使其组织大大细化,同时使共晶点右移,故使原合金成分变为亚共晶成分,所以变质处理后的组织由初生α固溶体枝晶(白亮)及细的共晶体(α+Si)(黑底)组成。由于共晶体中的硅呈细小圆形颗粒,因而使合金的强度与塑性显著改善。 材料名称:硅铝明 处理过程:铸态(未变质)金相组织:Si+(α+ Si )共晶 放大倍数:500×浸蚀剂:3--5%硝酸酒精 材料名称:硅铝明 处理过程:铸态(经变质)金相组织:α+(α+Si)共晶 放大倍数:200×浸蚀剂:3--5%硝酸酒精 材料名称:硅铝明 处理过程:铸态(经变质) 金相组织: α+(α+Si)共晶 放大倍数:500×浸蚀剂:3--5%硝酸酒精 2.铜合金 最常用的铜合金是黄铜(铜锌合金)和青铜(铜锡合金)。 黄铜 由铜锌合金相图可知,小于39%Zn的黄铜组织为单相α固溶体,这种组织称为黄铜或单相黄铜。单相黄铜H70经变形及退火后,其α晶粒呈多边形,并有大量退火孪晶。单相黄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可进行各种冷变形。含39-45%Zn的黄铜具有(α+β’)两相组织,称为双相黄铜。双相黄铜H62的显微组织中,α相呈亮白色,黑色。β’相是以CuZn电子化合物为基的有序固溶体,在低温下较硬较脆,但在调温下有较好的塑性,所以双相黄铜可以进行热压力加工。 锡青铜 由铜锡相图可知,铜锡合金结晶温度间隔很宽,易偏析。而且锡在铜中扩散很困难,因此锡青铜的实际组织与平衡状态相差很大。锡青铜的组织可分为α和(α+δ)两类。α是锡在铜中的固溶体,塑性良好,适于冷加工;δ是复杂立方晶格的化合物,硬而脆。 在最后凝固的树枝间含锡偏多,形成(α+δ)共析体;经变形退火后仍可得到单相α固溶体。常用的QSn10锡青铜铸造试样,用3%FeCl3+10%HCl水溶液浸蚀后,可看到亮白色的共析体在富锡的固溶体(呈黑色)之间显示出来。 材料名称:H90(黄铜) 处理过程:退火 金相组织:单相α固溶体(有退火孪晶) 放大倍数:500×浸蚀剂:氯化铁盐酸水溶液 材料名称:H62 (黄铜) 处理过程:退火金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