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 基本配置及故障排除.ppt

发布:2016-12-27约8.66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基本配置及故障排除 3.1 文件系统 Linux内核支持十多种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对于Red Hat Linux,系统默认使用ext2或ext3,以及swap文件系统。 下面对Linux常用的文件系统作一个简单介绍。 3.1 文件系统 3.1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Linux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的集合,这些文件和目录结构是以一个树状的结构来组织的,“/”就是树根,叫做“根目录”。对于一个Linux系统而言,有且只有一个根目录。所有的文件和目录都是以此为起点组织起来的。如图3-1所示: 3.1 文件系统 3.1.1 目录结构 bin:存放了必要的标准的Linux的工具,比如“ls”、“dir”、“more”等等。通常这个目录已经包含在系统变量“PATH”里。也就是说,当我们输入命令“ls”,系统就会去“/bin”目录下面查找“ls”这个程序。 boot: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等。 dev:存放与设备(包括外设、磁盘、终端等等)有关的文件(UNIX和Linux系统均把设备当成文件)。 etc:存放系统的配置文件。修改系统配置主要就是修改该目录下的文件。 home:存放普通用户的个人数据。普通用户的家目录的位置为:/home/用户名,具体每个用户的配置文件,以及用户的数据都放在这里。lib:用于存放Linux下可执行程序的共享运行库。类似于Windows下的dll。 lost+found:存放系统启动自检磁盘时发现的碎片文件。丢失的文件很有可能从这里找回。该目录一般为空。 mnt:主要用该目录来挂载外部设备。 3.1 文件系统 opt:用来安装第三方软件,并且安装后所有的数据、库文件等都是存放在同一个目录下面,如需卸载某个软件,只要在该目录下直接删除即可。 proc:虚拟的文件系统,反映内核进程和系统信息。该目录不占用任何硬盘空间。 root:超级用户(root)的家目录。 media:主要用该目录来挂载那些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包括U盘)、CD/DVD驱动器等移动存储设备。 sbin:存放超级用户使用的基本的系统管理程序。 tmp:存放临时文件。 usr:存放所有用户公用的配置资料、工具、文档、C语言头文件等。该目录包含了许多子目录:“/usr/bin”目录用于存放程序;“/usr/share”用于存放一些共享的数据,比如音乐文件或者图标等等;“/usr/lib”目录用于存放那些不能直接运行的,但却是许多程序运行所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 var:存放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数据,如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库、日志文件、打印机、邮件以及一些应用程序的数据文件等等。 3.1 文件系统 3.1.2 设置文件属性 1.查看文件属性 最常用于查看文件属性的命令是“ls -l”。如图3-2所示为root家目录中所有文件的详细信息。其中每一行说明一个文件,由由七个字段组成。 3.1 文件系统 这七个字段的具体含义: (1)第一栏代表文件的属性,该属性由十个字符组成。 (2)第二栏表示文件链接的个数或者目录中子目录的个数(即i- node 个数)。 (3)第三栏表示文件的所有者; (4)第四栏表示文件所属的群组; (5)第五栏表示文件的大小; (6)第六栏表示文件的创建日期或者是最近的修改日期; (7)第七栏表示文件的名字。 3.1 文件系统 2.设置文件所有者与属组 (1)用chgrp(change group)命令可以改变文件所属的组。 用法:# chgrp groupname filename|directory 范例:以root身份建立文件a,修改其所属的组为petcat。命令如下: # touch a // 所建文件a属于root用户和root组 # chgrp petcat a // 修改文件a所属的组为petcat # ls -la -rw-r--r-- 1 root petcat 0 Mar 8 22:07 a // 文件a的属组已改变 # chgrp none a // 设置文件a属于一个不存在的组none chgrp: invalid group `none? // 报错 3.1 文件系统 (2)用chgrp命令改变文件所有者和属组 chown(change owner)命令可以改变文件所属的用户,也可以改变其所属的组。 用法:# chown [-R] username:groupname filename|directory 范例:以root身份建立目录b,并在其中建立测试文件b_a,要求修改整个目录树的所有关系,使其所有者变为petcat用户,所属的组变为petcat组。命令如下: # mkdir b # touch b/b_a # chown -R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