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组成原理.pdf

发布:2024-12-24约1.45万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主讲人:

计算机系统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

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

的学生爱克特(Eckert)设计以真空管

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

(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

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

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

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

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

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

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

由於吃电很凶,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

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电子管计算机

2

电5

子瓦

管灯

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1、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主要逻辑元件

2、主要用途:进行复杂的科学运算

二、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

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

机,取名“催迪克”(TRADI

C),装有800个晶体管。

三、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1)

体积变小,功耗更低

价格降低

运算速度提高

集成电路板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

IBM360系统

四、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

在)

1、特点

体积越来越小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程序是一个指令序列,指令是可以被计算

机理解并执行的基本操作命令;指令与数

据都用二进制编码形式存储、运行和运算;

程序和数据预先存放在存储器内。

计算机工作时,CPU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一

个程序中的各条指令,对指令的功能进行

分析,按指令的功能从内存取出数据,对

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保存运算结果,一直

到取出并执行了终止指令,至此完成程序

的一次运行。

典型的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框图

(以运算器为中心)

控制信号

控制器

地址指令

程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