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放课件漆改.ppt
采掘作业前能通过瓦斯抽采达到消除突出危险性的目的控制范围如下:石门(井筒)揭煤工作面控制范围应根据煤层的实际突出危险程度确定,但必须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8m以上(煤层倾角>8°时,底部或下帮5m)。钻孔必须穿透煤层的顶(底)板0.5m以上。若不能穿透煤层全厚,必须控制到工作面前方15m以上。煤巷掘进工作面控制范围为:巷道轮廓线外8m以上(煤层倾角>8°时,底部或下帮5m)及工作面前方10m以上。采煤工作面控制范围为:工作面前方20m以上。六、应达到的主要指标六、应达到的主要指标解释:控制范围的概念都指与最外轮廓线平行的平面上的投影距离:5-8m8m石门8m5-8m井筒5-8m8m斜井8m5-8m平巷倾角大于8°时,由于自重的作用,安全性提高,底部和下帮的控制范围可减少为5m。六、应达到的主要指标解释:前方控制范围可以理解为最小超前距。也就是说要想进行采掘推进,前方必须有更大范围满足抽采指标要求;允许推进的距离是满足指标要求的范围与最小控制范围之差。对石门和井筒,尽可能将前方抽采范围扩充到整个煤层,进入顶(底)板0.5m。对抽采钻孔太长,目前钻孔施工技术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放宽要求,但至少应控制在15m以上。六、应达到的主要指标解释:前方控制范围可以理解为最小超前距。也就是说要想进行采掘推进,前方必须有更大范围满足抽采指标要求;允许推进的距离是满足指标要求的范围与最小控制范围之差。采煤工作面进行有效卸压抽采瓦斯的范围约20m左右,如果工作面推进得较快,20m实际上只能满足2-3天的推进距离,有效抽采瓦斯的时间较短。因此,真正将工作面前方煤层中的瓦斯含量降下来,应主要依靠预抽的办法。为此采煤工作面前方范围设计为20m,目的就是促使矿井重视预抽,而不是只把希望寄托在卸压抽。六、应达到的主要指标争议较大的是掘进工作面前方10m,不少人建议改为5-8m。这里有个导向问题。如果掘进工作面采用长钻孔预抽瓦斯,10m距离是能够做到的;如果继续大量采用原来的超前排放钻孔,10m有一定难度。本标准的目的就是希望扭转原来大量执行局部措施、短兵相接的局面;因为这种方式存在较多血的教训。应该把人们习惯于局部措施扭转到区域措施的途径上来,否则先抽后采是一句空话;国外是要求整个工作面都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才能采掘,而我国目前技术水平还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因此没有照搬国外的经验。而10m的要求是完全能够达到的。因此,维持10m是合理的。六、应达到的主要指标瓦斯抽采使采煤作业前瓦斯量降低到正常通风能够解决的程度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邻近层或围岩的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应满足表1规定,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开采层的采煤工作面前方20m以上范围内煤的可解吸瓦斯量应满足表2规定。解释:选择表1和表2如何量化界定,实际上只是导向性的。表1和表2能满足其中之一就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没有特殊要求指定选某一个表。但本标准如果只用一个表,难以满足不同条件的煤矿,因此设置了两个表,企业可任选。为避免盲目选择,给出一个导向性意见。煤与瓦斯科学开采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漆旺生
Tel: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得1煤矿安全生产总体情况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违规违章屡禁不止。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安全管理松弛。瞒报事故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矿大干,小矿蛮干”。前言1煤矿安全生产总体情况安全生产的基础仍相当薄弱,在防范伤亡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方面,仍然是缺乏把握。部分高瓦斯矿井还没有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大多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局限于监测方面,缺少监控功能;国有煤矿产能瓶颈是通风系统能力;多数国有地方煤矿通风系统存在问题;机电和运输设备老化,保护装置不齐全,防爆性能差。2重大事故情况
2009年4起特别重大煤矿事故地点时间事故性质人数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2月22日2:20瓦斯爆炸78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四矿9月8日1:00瓦斯爆炸79重庆松藻同华煤矿5月30日10:55瓦斯突出30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11月21日2:30瓦斯突出、爆炸1083瓦斯管理措施变革总工程师严把“无关”阳泉经验——瓦斯为天;宁停三天,不抢一秒;只认瓦斯不认人。瓦斯综合治理“12字方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综合治理“16字工作体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第五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根据突出矿井的实际状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