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手册(完整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地质手册 完整版
附录Ⅰ 地 层 符 号
1.地层与地 质 年 代 表
系(纪) 统(世) 构造运动 新生界(代)
Kz 第四系(纪)Q 全新统(世)Q4或Q喜马拉雅期
0.02~0.03 更新统(世)Qp (世)Q3 中更新统(世)Q2 下(早)更新统(世)Q1 第
四
系
(纪)
R 上(晚)第三系
(纪)N 上新统(世)N2 0.12 中新统(世)N1 下(早)第三系
(纪)E 渐新统(世)E3 0.25~0.40 始新统(世)E2 0.40~0.60 燕山期 古新统(世)E1 0.60~0.80 (代)
Mz 白垩系(纪)K 上(晚)白垩统(世)K2 0.80~1.40 下(早)白垩统(世)K1 侏罗系(纪)J 上(晚)统(世)J 3 1.40~1.95 中J 2 下(早)统(世)J 1 T 上(晚)统(世)T 3 印支期 1.95~2.30 中T 2 下(早)统(世)T 1
生
界
(代)Pz 上古生界
(晚古生)
Pz2
二叠系(纪)P 上(晚)统(世)P 2 华力西期2.30~2.80 下(早)统(世)P 1 石炭系(纪)C 上(晚)统(世)C 3 2.80~3.50 中C 2 下(早)统(世)C 1 D 上(晚)统(世)D 3 3.50~4.10 中D 2 下(早)统(世)D 1 下古生界
(早古生)
Pz1
志留系(纪)S 上(晚)统(世)S 3 加里东期4.10~4.40 中S 2 下(早)统(世)S 1 O 上(晚)统(世)O 3 4.40~5.00 中O 2 下(早)统(世)O 1 寒武系(纪)∈ 上(晚)统(世)3 5.00~6.00 中2 下(早)统(世)1
续表
界(代) 系(纪) 统(世) 构造运动 元
古
界
(代)Pt 上元古界
( 晚元古代)
(Pt2) 震旦系(纪)Z 上(晚)统(世)Z 3或Z蓟县 6.00~17.00 中Z 2 下(早)统(世)Z 1或Z 下(早)元古界(代)Pt1 吕梁 17.00~25.00 A r 五台,泰山 25.00~35.00 T Wb/m2 压力,压强;应力 帕[斯卡] Pa N/m2 电感 亨 [利] H Wb/A 能量;功;热 焦[耳] J N·m 摄氏温度 摄氏度 ℃ 功率;辐射通量 瓦 [特] W J/s 光通量 流[明] lm cd·sr 电荷量 库 [伦] C A·s 光照度 勒[克斯] Lx lm/m2 电位;电压;电动势 伏[特] V W/A 放射性活度 贝 可[勒尔] Bq s-1 电容 法[拉] F C/V 吸收剂量 戈 [瑞] Gy J/kg 电阻 欧[姆] Ω V/A 剂量当量 希 [沃特] Sv J/kg 电导 西[门子] S A/V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附表3-4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 分 min 1min=60s [小]时 h 1h=60min=3600s 天(日) d 1d=24h=86400s 平面角 [角]秒 (″) 1″=(п/64800)rad(п为圆周率) [角]分 (′) 1′=60″=(п/10800)rad 度 (o) 1 o=60′=(п/180)rad 旋转速度 转每分钟 r/min 1 r/min=(1/60)s-1 长度 海里 n mile 1 n mile=1852m(只用于航程) 速度 节 kn 1kn=1 n mile/h=(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 吨
原子质量单位 t 1t=103kg u 1u≈1.6605655×10-27kg 体积 升 L,(l) 1L=1dm3=10-3m3 能 电子伏 eV 1eV≈1.6021892×10-19J 级差 分贝 dB 线密度 特[克斯] tex 1tex=1g/km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附表3-5
所表示的因数 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 所表示的因数 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 1013 艾[可萨] E 10-1 分 d 1015 拍 [它] P 10-2 厘 c 1012 太 [拉] T 10-3 毫 m 109 吉 [咖] G 10-6 微 μ 106 兆 M 10-9 纳 [诺] n 103 千 k 10-12 皮 [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