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路径探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 卷 第2 期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ol. 9 No.2
2015 4 Apr. 2015
年 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Doi:10.14067/j .cnki.1673-9272.2015.02.013 http : //
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探讨
阮慧娟,吴雪飞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摘 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72(20 15)02-006 1-04
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思想 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规范发展
起 源于20 世纪 60 年 代,其 雏形是 1965 年 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由赫 特 泽 (Hetzer )提 出的 “生 态 性 旅 游 (一)萌芽和起步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
(ecologicaltourism )”[1] 。1983 年世界自然保护 1998 年)
联盟 (IUCN )正式提出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 浙江省乡村旅游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随
1993 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 着杭州等大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和
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 回归田园的需求开始出现,在杭州富阳市率先兴
动[2] 。19 世纪80 年代,我国旅游业逐步兴起, 起了垂钓、采摘等初级的乡村休闲活动[4] 。随后
乡村旅游得到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 此类乡村休闲活动逐渐在全省其他城市近郊兴旺
济效益,与此同时,自然环境破坏、文化多样性 起来,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由此步入缓慢、粗放
消失等问题接踵而至。在此背景下,乡村生态旅 的自发发展状态。
游——这一新的旅游模式应运而生,发展迅速, (二)发展和壮大阶段 (1998 年~2005 年)
规模不断扩大。曹水群等[3] 认为,乡村生态旅游 1998 年~2005 年,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开
是以乡村社区为目的地,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 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随着浙江城市化进程的加
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 快和城市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
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的一种 到乡村游览风光和休闲度假,乡村生态旅游步入
旅游方式,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化,更注重经济、 快速发展通道。乡村旅游的产品丰富度和质量都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浙江省作为我国最 有了长足的提升,从简单的餐饮、住宿、采摘、
早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地区,在不断探索与发展 棋牌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现代农业体验、健
过程中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思路和成熟经 身康体等综合性旅游产品演化[2] 。乡村旅游的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