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养老产业现状研究专题:养老金融的银行实践,国内举措、国际经验与展望.docx
正文目录
TOC\o1-2\h\z\u一、我国银行参与养老金融主要模式 4
养老金融:战略地位凸显与重要性提升 4
渠道端:适老化服务改革与创新 6
负债端:养老金金融服务完善与优化 8
资产端:围绕养老生态,推动产品创新 10
二、日本银行业养老金融实践 13
日本银行养老金融:特色实践与经验借鉴 13
日本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发展历程与模式解析 14
日本养老信托产品:创新设计与附加服务 16
三、小结 19
四、风险提示 20
图表目录
图表1四大行养老金融战略方向 4
图表2工商银行机构设置 5
图表3农行适老化服务 7
图表4“健养安”特色网点 7
图表5民生银行为长辈提供“至简专版”手机银行 8
图表6民生银行智能机具 8
图表7工行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占比较高 9
图表8建行“健养安”品牌系列产品 9
图表9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历程 9
图表10各大银行提供养老产品数量 10
图表11建行养老定制计划 10
图表12交行养老授信增长迅速 11
图表13交行各类养老对公贷款 11
图表14建行“趸租”方案 12
图表15CCB建融家园·济钢鲍山康养中心内部设置 12
图表16日本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实践 13
图表17武藏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 14
图表18世田谷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 14
图表19“瑞穗·珀斯60”产品设计 16
图表20“安心信托”适老化服务 17
图表21“安心信托”提供日常家政服务 17
图表22“安心信托”年金领取及遗产继承 18
图表23“安心信托”服务中止流程 18
一、我国银行参与养老金融主要模式
养老金融业主要为养老或老年人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产积累、为实体养老产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是撬动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养老金融业由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组成,分别面向养老资金、老年人需求和养老产业。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最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在养老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养老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商业银行是个人养老金的开户机构,银行储蓄产品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另一方面,银行贷款等在养老产业金融中至关
重要。因此,本篇报告聚焦商业银行的经验研究,探索商业银行如何更好服务养老金融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对养老金融的布局同时体现在战略规划和经营实践中。五篇大文章对养老金融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国有大行的公司战略规划中,养老金融频繁被提及,对养老金融的重视也明显提升,养老金融战略也展现了国有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银行参与养老金融的实践按照业务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维度:渠道端、资产端、负债端。1)渠道端适老化改造起步早,也是三类业务中实践较多且较为完善的,主要包括线下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和线上APP以及智能机具的升级改革两部分,具体实践包括对于网点设施的改造、服务流程更方便老年客户、适老化工具的提供以及线上app的升级改革。2)负债端业务围绕个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两方面业务展开,通过加强银企合作、养老产品设计开发以及个性化养老服务,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养老需求,加强养老金的获取。3)资产端业务目前各家银行主要以满足养老产业及生态相关客户的信贷需求为突破口,通过对各类养老机构的贷款,包括设备更新、规模扩张和资金周转等各项贷款,增加养老金融服务供给。与此同时,银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模式,例如建行在住房租赁领域的创新等。
养老金融:战略地位凸显与重要性提升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养老金融重要性日益凸显,商业银行作为养老金融实现的重要载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布局养老金融相关业务板块,并将其提升至公司战略的高度。在银行业践行养老金融的过程中,国有大行充分发挥“头雁”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养老金融服务,布局养老产业,区域银行也依托当地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开展多种养老金融实践探索,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多举措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图表1四大行养老金融战略方向
养老金融战略
中国银行
创新“候鸟养老”客户服务,深化网点及线上渠道适老化改造,畅通养老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个人金融、养老产业金融、银发场景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农业银行
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