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871-2024冬小麦苗情分类及监测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20
CCSB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871—2024
代替DB14/T871-2014
冬小麦苗情分类及监测技术规范
2024-11-15发布2025-02-1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T871—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苗情分级 1
5苗情监测准备 3
6苗情监测规范 3
7苗情评价 4
8生产档案 4
附录A(资料性)监测点基本情况及田间管理情况记载表 6
附录B(规范性)监测点苗情监测记载表 7
附录C(规范性)苗情评价表 8
II
DB14/T87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871—2014《冬小麦苗情分类及监测技术规范》,与DB14/T871—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生产档案(见第8章);
——更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1章);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小麦苗情监测”的内容(见3.1);
——更改了附录(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雪霞、党建友、尚保华、张晶、曹勇、董娟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DB14/T871—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DB14/T871—2024
冬小麦苗情分类及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苗情分类及监测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苗情分级、监测准备、苗情监测规范和苗情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冬小麦苗情的分级、监测及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804冬小麦苗情长势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苗情监测
在小麦出苗至拔节的关键生育时期,选择有代表性田块定点、定期,调查基本苗、主茎叶龄、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和总茎蘖数。
3.2
监测区
每200×10?m2为一个监测区,每个监测区选1~2个代表田块。代表田块的品种、播期、施肥、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应基本相同。
3.3
监测点
每个代表田块选择3个小麦苗情调查区域为监测点。条播监测点取1m双行样方,撒播取1m×0.5m样方,用于调查基本苗、主茎叶龄、总茎蘖数。
3.4
取样点
距监测点0.5m~1.0m,用于调查单株次生根和单株茎蘖数的取样区域。
3.5
主茎叶龄
主茎上已展开的叶片数,未完全展开的心叶用其露出部分的长度占上一叶片的比值表示。
4苗情分级
2
DB14/T871—2024
以主茎叶龄、单株茎蘖数、单株次生根和总茎蘖数为指标,水、旱地冬小麦越冬期、起身期和拔节期苗情均可分为旺苗、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其中总茎蘖数和主茎叶龄为主要分类依据。具体分类见表1和表2。
表1水地冬小麦苗情分级
生育期
指标
旺苗
一类苗
二类苗
三类苗
冬性
半冬性
冬性
半冬性
冬性
半冬性
冬性
半冬性
越冬期
主茎叶龄
6.5
6.1
6.1~6.5
5.1~6
5.1~6
4.1~5
5
4
单株茎蘖数
/
/
4~5
3~5
3~5
2~3
3
2
次生根
(条)
/
/
6~8
5~8
4~6
3~5
4
3
总茎蘖(万
/666.7m2)
80
70
70~80
60~70
50~60
45~60
50
45
长势
叶色淡绿、叶
细长、茎蘖纤
弱、干物质积
累少
叶色葱绿、单株有
2~3个大蘖、蘖壮
叶色绿、单株≥1
个大蘖
叶色黄绿、叶
窄叶短、蘖弱
起身期
主茎叶龄
9
8
8.1~9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