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院感考试试题.docx
2024年院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答案:C。解析:洗手能有效去除手部暂居菌和部分常驻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且经济的方法。环境消毒有一定作用但需专业操作和成本;合理使用抗菌素主要针对控制细菌耐药等;隔离传染病人是针对特定情况的防控措施。
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B.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C.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D.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答案:C。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等情况。选项A与上次住院有关符合医院感染定义;选项B新生儿在分娩和产后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选项D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而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不属于新的感染,不算医院感染。
3.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例
B.3例
C.4例
D.5例
答案:B。解析: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定义为医院感染暴发。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
A.1小时;12小时
B.2小时;24小时
C.4小时;36小时
D.6小时;48小时
答案:B。解析: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5.下列物品中不属于高度危险物品的是()
A.手术器械
B.腹腔镜
C.体温表
D.植入物
答案:C。解析:高度危险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手术器械、腹腔镜、植入物都属于高度危险物品;体温表一般属于中度危险物品。
6.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答案:C。解析: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对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措施,以防止耐药菌的传播。空气隔离主要针对经空气传播的疾病;飞沫隔离针对经飞沫传播的疾病;严密隔离针对烈性传染病。
7.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解析: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以防止医疗废物长时间存放滋生细菌等造成环境污染和感染风险。
8.卫生手消毒是将消毒剂均匀涂擦于双手,作用()后,用流动水冲净的过程。
A.15秒
B.30秒
C.1分钟
D.2分钟
答案:A。解析:卫生手消毒是将消毒剂均匀涂擦于双手,作用15秒后,用流动水冲净,以达到消毒手部的目的。
9.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A.门诊、急诊病人
B.探视者
C.医务人员
D.住院病人
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虽然门诊、急诊病人、探视者、医务人员也可能发生感染,但住院病人由于自身抵抗力可能较低、在医院停留时间长等因素,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对象。
10.关于戴手套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答案:D。解析:进行侵入性操作时需戴无菌手套保证操作的无菌性;戴手套前洗手可避免污染手套;摘手套后洗手防止手上沾染病菌。无论是否为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都应更换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11.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是()
A.碘伏
B.酒精
C.戊二醛
D.新洁尔灭
答案:C。解析:戊二醛属于高效消毒剂,能达到灭菌效果。碘伏、酒精属于中效消毒剂,主要用于消毒;新洁尔灭属于低效消毒剂。
12.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相关感染()
A.丙型肝炎
B.艾滋病
C.巨细胞病毒感染
D.甲型肝炎
答案:D。解析:输血相关感染常见的有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般不属于输血相关感染。
13.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是()
A.大多为条件致病菌
B.大多为致病菌
C.大多具有耐药性
D.A+C
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同时这些病原体大多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