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段检修作业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项目基本概述
1.1 工程项目简介
为了开拓检修市场,八公司九七年底与三炼钢达成修复扇形段协议。三炼钢弧形段是该厂生产厚钢坯的重要设备。共有19种规格型号,0-10段为弧形段,10段以上为直线段,每段上线运行一定时间就得下机修复,属于定期周转性特循环使用设备。修复工期正常每台10天,特殊工期以临时决定为准。
1.2 工程项目特点
扇形段检修为大型,重型设备维修.施工环境分为两大区域。第一区域为本基地车间,条件是该车间要施工环境较好,照明、光线及起吊设备能够保证供给,在车间内主要从事除渣、测量、解体、加工、清洗、安装;第二区域为三炼钢扇形段试验台架,在该地域从事调弧,油液、水管的调试及交工、该区域分地下和地上作业,同时又同兴达公司交叉施工,光线、照明、场地较差,在调弧过程中与甲方质检人员配合,对弧形段弧度、水、油、润滑系统,电气系统的调试,予以检查确认。
2. 检修项目主要内容及参数
保护性清除设备残渣,油污等杂物,设备尽量不损坏;
解体前设备开口度、辊子、弯曲度检测,以确定哪些辊子需扒皮;
机械、润滑、液压、管网系统解体,清洗、修理;
辊子检查:表面质量、弯曲度、圆度、轴颈同轴度、辊子轴颈堆焊并加工,按标准进行续用、扒皮、内外修复等分类处理;
装修前,上机辊子、轴承、轴承座及其它各部件的确定、清洗、测量记录;
辊子组装前,弯曲度复检,弧度调整;
零件与零件之间接触不平,要修复,备件质量不行要更换;厚度调节装置、导向装置、扇形段固定装置、液压配管、润滑配管、防护板要各部分的修复;
弧度及开口度的调整、液压、润滑、管网系统调试、隔热板、挡渣板的配装;
整机外观做银粉漆、油缸刷桔黄色漆;
完成成品交接程序,完成跟踪档案记录。
3. 施工方案
3.1 施工程序及吊装机械的选择
一: 扇形段下机检测
设备下机后,首先要了解图纸,掌握扇形段的结构原理,查看周边的作业环境, 检查各部位外观受损情况,如盖板、喷嘴、干油等,无压测量开口,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辊子的弯曲度,开口尺寸等,分析扇形段的损坏情况并向甲方汇报.1.2#机扇形段用30T拖车运回修复车间进行下一步工作.3#机扇形段则放置三炼钢现场,进行修复.
二:解体、除渣,做下机表
由甲方确定修复的方式来决定我们修复的程序.对于1.2#机扇形段须上下段抽销解体,下段四脚清理干净,外弧复尺。确认四脚基面是否变形,做好原始记录。
对辊道解体,清洗轴承、轴承盖、外盖、内盖、密封环等。测量轴径尺寸,查辊号,做到准确无误。测量轴承尺寸,轴承间隙<0.18mm。轴承座尺寸测量在≤0.09mm内,不得成椭圆,上下偏差不超过±0.05mm,仔细检查各部位进油情况及完好情况,针对以上测量,做好下机表,对数据真实填写,损坏部件在表格中如实反映,分析损坏原因,一式两份。认真检查下机备件,确认辊号无误,油管全部更换。拆换下的油管应归类注明。辊颈超差的辊道应做好记录.3#机则用液压板手将上下两段的锁紧螺母松掉,并拆除4台液压电磁阀,4个传感器和电气控制箱后,再用天车吊运分开后,做好下机表.
三: 核查,准备备件,
抛磨清洗备件做上机表备件以旧换新,抛磨清洗修复工序跟进,各键槽部位不得打磨,各旋转部位清洗加油,各管道部位上卡固定,各基面清渣除锈。对备件做好上机检查,核对辊号,测量各部尺寸,保证精确,打辊号由专人负责。上机表填写应整洁无误,一式两份,表中注明更换备件部位返甲方的旧备件应放在指定位置。
四: 精心组装及更换备件
更换螺栓、油封、油阀螺栓及受损备件,组装方案经甲方同意后,各部位再次清理干净,轴头砂光后组装。严禁用大锤敲打轴承,轴承座紧固螺栓长短应合适,传动辊、油缸接手应靠平,其间隙<0.1mm,更换辊子应测量跳动,跳动不得>0.1mm。组装时各部件确认清楚,检查是否有遗漏。严格按标准要求组装。装配时确认清楚
五: 调弧
首先上弧台,四脚应平稳,其间隙<0.1mm,严禁用大锤击打轴承座,调整垫片应尽可能垫满、垫平,同时垫片越少越好,尽可能使用厚垫。传动轴座两边间隙应在0.5-1mm之间.调整弧时不得将弧板碰伤,紧固螺栓一定要长短合适,加弹簧垫,并加力紧固,调弧尺寸应按调弧表调整,同时更换液压软管、阀块螺栓、快速测压接头、开口脚更换螺栓、开口转盘扳活。使用小车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外弧的下脚间隙过大应加减垫调整如需更换油缸必须更换
六: 收弧后打干油
所有干油管仔细检查,如发现有损伤应及时更换,干油管应充油,干油分配器应完好,干油管紧固不得有松动,同时做好合盖准备工作。确保干油畅通
七: 试油、试水
试水时轴辊旋转头旋转时不得漏水,主管、支管不得渗漏,喷淋应喷水成雾状,试油时各液压部位压力应达到要求,不得有油迹,并由甲方认可。喷淋嘴头、喷淋块进行酸洗。
八: 调整开口
油、水试完后调整开口,进出口方向认清,按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