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系统基础知识概要.ppt

发布:2020-02-22约2.59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拟乘法器 模拟乘法器是一种理想的线性频谱搬移电路 1.3 系统性能指标 增益、噪声、非线性、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是描述高频电路最常用的指标 接收机所能接收的最低信号电平直接受到其固有噪声的限制,而它能接收的最高电平又受到非线性失真的限制 高频电子线路 任课教师:*** ******@163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邹传云.高频电子线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曾兴雯、刘乃安、陈健.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曾兴雯、刘乃安、陈健.高频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 是电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相关知识要求较高,难度超过《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研究高频条件下电子通信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信号发送、传输、接收及处理全过程中所用到的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典型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 任务要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电路模型、基本数学表达式的“三基本”学习。 课程介绍 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高等数学、低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意与低频电路理论的不同分析方法和实验测试的不同点。 三、课程的特点 第1章 系统基础知识 第2章 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 第3章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第4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5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 第6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7章 反馈控制电路 第8章 高频电路的分布参数分析 第9章 高频电路的集成与技术简介 四、课程的学习内容 强调基本概念,注重理论基础学习、注重实际应用,突出实践性环节,培养技能。 课前预习,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认真听讲,记笔记 课后及时复习、按时独立完成规定作业 善于讨论、思考 五、学习方法 六、教学安排 时间段:1-16周,4.5课时/周 理论授课:62学时 实验:10学时 七、考核方式 考试在考试周进行,拟采取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成绩分为三部分: 卷面成绩 70% 实验 20% 平时成绩=作业(5%)+考勤(5%) 第1章 系统基础知识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2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与分析模型 1.3 系统性能指标 教学要求: 1.1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述 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掌握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波段名称及频率范围)。 无线通信的几个概念 1.1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述 通信: 信息的交换和传递 电通信(电磁波) 有线通信: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无线通信:电磁波 无线通信的优点: 方便、灵活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1)按工作频段或传输方式分类: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2)按通信方式分类:双工、半双工、单工。 (3)按调制方式分类:调幅、调频、调相、混合调制。 (4)按传输消息的类型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 1.1.1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息源 换能器 发送 设备 信道 受信者 换能器 接收 设备 噪声源 1.信息源 信息源是指需要传送的原始信息 2.输入换能器 将发信者提供的非电量消息(如声音、景物等)变换为电信号 3.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调制,二是放大。 信息源 换能器 发送 设备 信道 受信者 换能器 接收 设备 噪声源 4.信道 信道是连接发、收两端的信号通道,又称传输媒介。 5.接收设备 任务是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发送端相一致的基带信号。 6.输出换能器 将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成原来形式的消息。 载波 振荡 高频 放大 调制 器 输出 功放 音频 放大 发射部分功能框图 话筒 高频 放大 混频 中放 滤波 解调 音频 放大 本机 振荡 接收部分功能框图 音频 放大器 调制器 激励放大 输出功 率放大 载波 振荡器 天线开关 高频放大 混频器 中频放大 与滤波 解调器 音频 放大器 话 筒 本地 振荡器 扬 声 器 变频器 可有可无 模拟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的速度 3×108 ,则高频信号的频率与其波长的关系 为: λ ,f单位取,λ单位用m。 习惯上按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段,称为频段或波段。 1.1.2 电磁波频段的划分与应用 电磁波谱 微波 高频 低频 地波 地波 天波 直线传播 无线电波的频段划分 电磁波在地面上远距离传播的方式 直射(视距)传播:超短波或频率更高的无线电波( 30以上);传播距离有限;架高天线、中继或卫星。 绕射(地波)传播:中、低频率(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