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_T 3062.3-2023 内蒙古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技术规范 第3部分:阴山南麓区.docx
ICS13.080.01CCSB10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062.3—2023
内蒙古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技术规范
第3部分:阴山南麓区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adingofcultivatedlandqualityin
innermongolia—Part3:Yinshansouthfootdistrict
2023-06-30发布2023-07-3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062.3—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15/T3062《内蒙古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DB15/T306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河套灌区;
——第2部分:西辽河灌区;
——第3部分:阴山南麓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生态资源保护中心、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锡林郭勒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呼和浩特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岩、刘宏金、王跃飞、迟文峰、王红叶、罗军、张雷、苗永茂、红梅、李斐、张骏达、米丽、武宝龙、王永宁、李晓敏、张称心、李元文、郭晓宇、张兰英、孙星星、林琳。
DB15/T3062.3—2023
1
内蒙古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技术规范
第3部分:阴山南麓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阴山南麓区耕地评价指标选取、权重和隶属度确定及耕地质量等级划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阴山南麓区各级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阴山南麓区yinshansouthfootdistrict
内蒙古阴山南麓自然资源、环境相近,农业耕作模式类似的区域。
4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4,1耕地质量区域划分
阴山南麓区涉及3个盟市、17个县(市、区、旗),具体范围详见表1。
表1阴山南麓区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区域范围
农业区
县(市、区、旗)
阴山南麓区
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准格尔旗、清水河县、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新城区、和林格尔县、凉城县、卓资县、丰镇市、兴和县
4.2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确定
参考GB/T33469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共40余项调查指标,根据阴山南麓区自然资源禀赋、农业耕作特点和土壤类型分布特征,采用特尔菲法确定19项评价指标。其中,地形部位、农田林网化、田面坡
DB15/T3062.3—2023
2
度、有效土层厚、质地构型、障碍因素、耕层质地、土壤容重、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生物多样性、清洁程度、灌溉能力、排水能力等16项指标沿用GB/T33469,新增盐渍化程度、≥10℃积温和降雨量等3项指标。
4.3调查内容与要求
以县域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按照每1万667m2耕地不少于1个的原则布设调查点位,具体内容要求详见表2。
表2阴山南麓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表
统一编号
土种
有机质(g/kg)
固定编号
成土母质
有效磷(mg/kg)
省(市)名
主栽作物名称
速效钾(mg/kg)
地市名
年产量(kg/亩)
酸碱度
县(区、市)名
地形部位
生物多样性
乡镇名
农田林网化
清洁程度
村名
田面坡度(°)
灌溉能力
采样年份
有效土层厚(cm)
排水能力
经度(度)
质地构型
≥10℃积温
纬度(度)
障碍因素
降雨量(mm)
土类
耕层质地
水源类型
亚类
盐渍化程度
土属
土壤容重
(g/cm3)
填表要求:
a)地形部位:具有特定形态特征和成因的中小地貌单元,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要求填报,填写:坡顶、坡上、坡中、坡下、坡麓(底部)、高阶地(洪—冲积平原)、低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