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化急腹症胆道2012.9.2_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2-27约3.49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常见病 1、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发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 常合并有胆结石。 病理表现 胆囊壁Ft增生增厚,管腔缩小→ 浓、缩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右上腹痛,脂餐后加剧,消化不良。 X线表现 显影延迟 15h后显影,密度淡,脂肪餐后积缩不良 不显影 是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 但应除外其它原因的不显影 2、胆系结石 (结合临床举例讲授) 胆石症常合并慢性胆囊炎,女性多见,阴性结石多见,总管结石最常见其次为胆囊结石 病理改变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部份或完全梗阻→ 胆总管扩大和胆囊感染。 肝内肝管结石 →肝管局限性狭窄或扩张 →肝组织 纤维化。 临床表现 结石嵌顿后症状明显,典型症状――寒颤 发热、黄胆、上腹疼痛 X线表现(重点掌握) 一、胆囊结石 1.平片检查:可见阳性结石,呈圆形、椭圆形、 多面体形。 2.胆囊造影:可见阴性结石,呈圆形或椭圆形 透亮区,大小不一。 二、胆总管结石 1.平片:可见阳性结石呈类圆形致密影,与胆总管走行一致 2.造影;可见阴性结石呈圆形、椭圆形、泥沙状透亮区。 三、肝内肝管结石: 多为阴性结石,造影可见圆形、椭圆形充盈缺损。 溃疡型胃癌 总结 胆囊平片――阳性结石 胆道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胆囊 静脉胆囊胆管造影――胆管 1、胆囊 形态密度 口服胆囊造影后12~14小时显影最好, 卵圆形或梨形 密度均匀,边缘光滑。 胆囊的收缩 脂肪餐后30分钟, 2、胆囊管:胆囊收缩期显影清楚,略向上呈弓形 , 3、 胆总管: V胆显影清楚 长6~10cm,宽0.5~0.8cm, 末端呈笔尖状,开口处0. 2cm 若突然变细提示 有病变。 胆囊结石 1.平片检查:可见阳性结石,呈圆形、椭圆形、 多面体形。 2.胆囊造影:可见阴性结石,呈圆形或椭圆形 透亮区,大小不一。 胆总管结石 造影;可见阴性结石呈圆形、椭圆形、泥沙状透亮区。 * 消化系统X线诊断 自贡卫校 影像教研室 宋平 消化系统检查方法选择 1 消化道的病变首选消化道造影和内窥镜 2 腹部实质性脏器-肝、胆、胰、脾、肾首选B超检查 3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检查中价值最大 4 腹部平片 仅用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的检查 腹部平片 急腹症(重点掌握) 一 、检查方法:腹部立位透视——最基本 立位摄片——最有效 二 、胃肠道穿孔 1、常见病:溃疡穿孔最多见,次为癌穿孔 2、典型X线表现:腹部立位-- 膈下游离气体 3、除外人工气腹,手术后气体,子宫输卵管通气 术后,间位结肠。 急腹症(重点掌握) 膈下游离气体 ( 一侧或双侧膈下,线条状、新月状透亮影) 左侧卧位:气体透亮影位于右上腹壁与肝右叶外缘之间 右侧卧位:气体透亮影位于左腹侧壁与脾和降结肠之间 正常女性胸片 三 肠梗阻 正常肠道 小肠腔内无气、无液气平面 结肠内可有少量气体 正常大小: 空肠2.5CM 回肠 2 CM 结肠3—4CM 盲肠6—7CM 三 肠梗阻--病理、临床表现 病理 肿块炎症粘连等→肠梗阻→内容物 不能通过→近端肠管扩张,积气积液, 远端不能排气排便。 临床表现:腹痛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腹胀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肠梗阻的分类 麻痹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不全性) 绞榨性肠梗阻(完全性) 肠扭转、肠套叠 三 肠梗阻--X线表现 (一)检查注意: 1、征象出现时间——临床症状出现3—6h 后才出现X线征 2、摄片体位——腹部立位摄片 (二)肠梗阻基本X线征象 (重点掌握) 1 肠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