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管理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ppt
可靠性维修(ReliabilityBasedMaintenance)以设备可靠性为基础,以主动维修为导向的维修体制。这一模式旨在通过系统地消灭故障根源,尽最大努力削减维修工作总量,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寿命,把主动维修、预测维修和预防维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维修策略。0102可靠性维修可靠性维修主动维修利用先进的方法和修复技术,立足于永久消灭故障,特别是重复性故障。1找出重复性故障,通过改进设计加以消除;2通过性能检验,确保维修后的设备无故障隐患;3按照严格的精度要求维修和安装;4辨认和消除各种影响设备寿命的因素。可靠性维修维修模式发展和功能进步主动维修立足根除故障,根本改变系统预测维修监测设备,预知状态,既可避免维修过剩又可避免维修不足,没考虑根除故障预防维修减少非计划停机,易产生维修过剩或不足,没考虑根除故障01设备早期故障根源02重设计水平低03要制造质量差04程安装不当05度试运转不当06操作不正确07不必要的日常维修08过多的损坏性维修09工人技术不佳10早期失效原因时间t可靠性维修01故障根源分析03设备购置和维修的标准和规范05可靠性维修02精细的大修理和安装04建立修理验收合格证制度主动维修技术可靠性维修预防维修主动维修1预测维修2三种维修制度的平衡可靠性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01(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02根据设备的可靠性状况,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运用逻辑决断分析法来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维修类型、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制度出预防维修大纲,从而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0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原理之一1TBM(定时维修)对复杂设备的故障预防作用不大,但对简单设备的故障预防有作用。2设备老,故障不见得多;设备新,故障不见得少。设备故障与使用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定时维修不普遍适用。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设备故障率曲线的变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4%2%非主流5%次主流7%主流14%右半浴盆典型浴盆68%(左半浴盆)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定时预防大修理可能造成的危害故障修理周期率寿命周期02结论:引进新的初始高故障状况0101RCM原理之二02RCM提出潜在故障的概念,设备可以在不发生功能故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视情维修由潜在故障发展为功能故障的间隔时间来确定。03潜在故障:临近功能故障的渐变状态,可观察,可检测,可鉴别。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潜在故障P-F间隔状态检测间隔期AP视情维修TcF间隔期P’F’tTA:故障开始发生点P:能检测到的潜在故障发生点F:功能故障发生点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例:滚动轴承同一故障模式在功能故障前的不同潜在故障点劣化起始点振动分析潜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