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装备检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雷电防护装备检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山西开成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归
口。本文件规定了雷电防护装备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分类及项目、检
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流程、检测记录及报告等内容。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山西开成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4年9月13日—2024年10月20日,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用性,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
草组,负责对雷电防护装备检测技术规范标准编制进行确定。通过制订工
作方案,标准起草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
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调研,搜集了众多雷电防护装备
检测技术规范相关的标准、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着手标准制定。
2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2024年10月21日—2025年2月21日,起草小组结合前期的调研和
资料,多次召开内部研讨会,形成标准大纲,并邀请了专家和相关企业对
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对《雷电防护装备检测技术规范》的标准编制工作重
点、标准制定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形成了共识,同时完成标准草案稿的撰写。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统一检测标准:目前,针对雷电防护装备的检测技术可能存在地区或
行业间的差异,这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公平性。制定统一的
检测技术规范,可以确保各地区和各行业在检测雷电防护装备时采用相同
或相似的标准和方法,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升检测质
量:通过制定详细、具体的检测技术规范,可以为检测人员提供明确的操
作指南和依据,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识别、评估和记录雷电防护装备的性能
和状态。这有助于提升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误判和漏判的可能性。
保障公共安全:雷电防护装备在防止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制定检测技术规范,可以确保雷电防护装备在投入使
用前经过严格、科学的检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有效降低雷电灾
害的风险。促进雷电防护产业发展:随着雷电防护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雷
电防护装备的检测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制定检测技术规范,可以推动雷电
防护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3
加强行业监管:检测技术规范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监管依据和标
准。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规范对雷电防护装备的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确保检测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推动技术创新:检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推动雷电防护装备检测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检测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检测技术和方
法,以满足规范要求和提高检测水平。这有助于推动整个雷电防护产业的
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三、标准编制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四、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检测分类及项目
分类:根据雷电防护装备的类型(如避雷针、避雷带、浪涌保护器、
接地系统等)和应用场景(如建筑物、电力设施、信息系统等),对检测
进行分类。
项目:明确各类雷电防护装备需要检测的具体项目,如物理性能、电
气性能、耐冲击能力、防腐性能、接地电阻等。
4
2.检测要求和方法
要求:规定每项检测应达到的标准或阈值,这些标准通常基于国家或
国际标准,以及行业最佳实践。
方法:详细描述执行每项检测的具体步骤、所需设备、环境条件(如
温度、湿度)、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检测方法科学、准确、可重复。
3.检测周期
设定合理的检测周期,根据装备类型、使用环境、历史检测数据等因
素确定。周期性的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确保装备持续有效。
4.检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