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杯的国标标准.docx
一、核心国家标准
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适用范围:所有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杯。
基本要求:
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如双酚A、塑化剂等)。
不得导致食品成分异常变化或感官特性劣化。
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材质要求:
总迁移量(模拟食品接触后溶出物总量)≤10mg/dm2。
重金属限量:铅(Pb)≤1mg/kg,镉(Cd)≤0.02mg/kg。
塑化剂限量(如邻苯二甲酸酯类):DEHP、DBP、BBP、DINP等总和≤60mg/kg。
特殊材质要求:
PC(聚碳酸酯):双酚A(BPA)迁移量≤0.6mg/kg。
PP(聚丙烯):需通过100℃耐热测试。
GB/T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
标识要求:
塑料杯底部需标注?材质代号(如PP、PET、PC等)及?食品接触标识(如“食品接触用”或杯碗标志)。
可重复使用的塑料杯应标注?使用温度范围(如“适用温度:-20℃~120℃”)。
GB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添加剂限制:明确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及最大使用量(如抗氧化剂、着色剂)。
二、物理性能标准
密封性测试(参考GB/T4548-1995)
盛装液体后倒置1分钟,无渗漏。
耐热性测试(参考GB/T17344-2020)
PP材质:需耐受100℃热水不变形。
PC材质:长期使用温度≤80℃,避免高温下双酚A释放。
跌落测试(参考GB/T4857.5-1992)
从1.2米高度自由跌落至硬质地面,无破裂或功能性损坏。
三、标签与说明书要求
强制标注内容:
产品名称、材质、生产厂家及地址。
执行标准号(如GB4806.7)。
“食品接触用”字样或符号。
建议标注内容:
使用温度范围(如“不可微波加热”“禁止盛装沸水”)。
清洗注意事项(如“避免硬物刮擦”)。
四、常见材质安全指南
材质类型
代号
常见用途
注意事项
PP
5号
微波餐具、水杯
耐高温(≤130℃),可微波加热
PC
7号
太空杯、奶瓶(已淘汰)
避免高温使用,可能释放双酚A
Tritan
无
婴幼儿水杯
不含双酚A,耐温80-100℃
PET
1号
一次性饮料瓶
耐温≤70℃,不可重复使用
五、合规选购建议
看标识:确认底部有“食品接触用”标志及材质代号。
闻气味:合格产品无异味(刺鼻气味可能含塑化剂残留)。
查认证:优先选择通过?QS/SC生产许可?或?FDA/欧盟食品级认证?的产品。
注:生产商需定期送检至第三方机构(如SGS、华测检测),确保符合GB标准。消费者可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最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