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2025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高频考点六.docx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2025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高频考点六
单选题(共150题,共150分)
(1.)诊断疾病时以气息分阴阳,属阳者为
A.语声低微
B.语声无力
C.少言沉静
D(江南博哥).语声高亢
E.低声懒言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以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属虚、属寒,为阴。
(2.)既能清热燥湿、收涩止痢,又能清肝明目、止带的药物是
A.桑叶
B.夏枯草
C.青皮
D.秦皮
E.龙胆草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秦皮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3.)有关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A.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出院之后的感染有可能是医院感染
C.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D.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一定是医院感染
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属医院感染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殖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
B.鸡
C.鸭
D.蚊子
E.患者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家畜、家禽和鸟类均可感染乙脑病毒。猪的感染率高,感染后血中病毒含量多,病毒血症期长,且猪的饲养范围广,更新快,是乙脑主要的传染源。
(5.)乙脑患者出现惊厥多在病程的
A.1~2日
B.2~5日
C.3~8日
D.4~10日
E.7~10日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乙脑患者惊厥或抽搐多于病程第2~5日出现,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6.)下列关于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的“四查十对”中,“四查”的内容不包括的是
A.查处方
B.查药品
C.查配伍禁忌
D.查药品性状
E.查用药合理性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7.)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过程中未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如下: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之尖端(桡侧),沿食指桡侧,经过第1、2掌骨之间,上行至腕后两筋之间,沿前臂外侧前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行到肩部,经肩峰前,向上循行至背部,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穴,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肺,下行穿过横膈,属于大肠。其支脉,从缺盆部上行至颈部,经面颊进入下齿之中,又返回经口角到上口唇,交会于人中(水沟穴),左脉右行,右脉左行,止于对侧鼻孔旁。
(8.)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骨度分寸是
A.4寸
B.6寸
C.8寸
D.9寸
E.12寸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骨度分寸是:8寸。
(9.)以下哪项不是尺泽穴的主治病证
A.咯血、咽痛
B.咳嗽、气喘
C.急性吐泻
D.中暑、小儿惊风
E.齿痛、口眼歪斜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尺泽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10.)下列腧穴中,治疗高血压首选
A.曲泽
B.尺泽
C.曲池
D.中渚
E.小海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曲池的主治病证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治疗高血压,但是作为一个临床经验和常用知识点,建议掌握。
(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淋巴细胞增多
C.嗜酸粒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E.嗜酸粒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淋巴细胞增多: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1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可出现
A.血尿
B.血红蛋白尿
C.胆红素尿
D.乳糜尿
E.脓尿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13.)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