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考试练习题(答案).docx
护理学基础考试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
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C.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
D.取出的无菌物品未使用,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
答案:D。解析:取出的无菌物品未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以防止污染无菌容器内的物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是为了减少空气中的尘埃,防止污染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可避免混淆和污染;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可防止交叉感染。
2.压疮淤血红润期的主要特点是()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
B.皮下产生硬结
C.表皮有水疱形成
D.局部组织发黑
答案:A。解析:压疮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皮下产生硬结是炎性浸润期的表现;表皮有水疱形成也是炎性浸润期的表现;局部组织发黑是溃疡期的表现。
3.为患者进行鼻饲时,鼻饲液的温度应保持在()
A.32~34℃
B.34~36℃
C.36~38℃
D.38~40℃
答案:D。解析:鼻饲液温度一般为38~40℃,温度过高易烫伤患者,温度过低可引起患者胃部不适。
二、填空题
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解析:感染源是指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易感宿主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2.冷疗的禁忌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枕后、耳廓、阴囊处、心前区、腹部、足底。解析:枕后、耳廓、阴囊处皮肤较薄嫩,冷疗易引起冻伤;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3.测量血压时,袖带过宽会使测量值______,袖带过窄会使测量值______。
答案:偏低、偏高。解析:袖带过宽时,大段血管被压迫,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时,只加压力于一小段血管,压力传至血管较远部位,测得数值偏高。
三、判断题
1.只要在无菌区内操作就是无菌技术。()
答案:错误。解析: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仅仅在无菌区内操作,若不遵循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如未戴无菌手套、无菌物品被污染等,就不能称为无菌技术。
2.为患者吸痰时,每次吸痰时间应不超过15秒。()
答案:正确。解析: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是为了防止吸痰时间过长导致患者缺氧。
3.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更换体位,一般每4小时一次。()
答案:错误。解析:长期卧床患者定时更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一次,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四、解答题
1.简述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答案:
原因:①输液前导管内空气未排尽;②输液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③连续输液过程中,更换输液瓶不及时;④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
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②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此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同时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低位,气泡则向上飘移到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③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④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简述压疮的预防措施。
答案: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使用海绵垫、气垫褥等;③使用石膏、夹板、绷带固定者,衬垫应平整、柔软,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①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②患者半卧位时,防止身体下滑,可在足底部放一软枕,并屈髋30°,腘窝下垫软枕;③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
(3)保护患者皮肤:①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根据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②大小便失禁、出汗等患者,及时清洗擦干;③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
(4)促进皮肤血液循环:①对长期卧床患者,可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