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萘系高效减水剂制备工艺流程 .pdf
(整理)萘系⾼效减⽔剂制备⼯艺流程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萘系⾼效减⽔剂,以精萘和⼯业萘为原料的产品有NNO、SPA、BW、FE、NF、FDN、
UNF-2、SN—Ⅱ等,以甲基萘和萘残油为原料的产品有MF、建1、DH4,以蒽油为原料的产品有AF、JW—1等。这
些产品的⽣产⼯艺,⼤同⼩异。以⼯业萘为例,其⼯艺流程(见图2)如下:
图1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图2萘系减⽔剂制备⼯艺流程图
1.原料
(1)萘
⼯业萘或精萘的分⼦式为C10H8。⽣产实践证明,⽤含萘量⾼的物料⽣产的产品引⽓性较⼩,性能较好,所以⽬前⼀些⼤
的减⽔剂⽣产⼚,⼤都使⽤⼯业萘或精萘,以利于产品质量稳定。当从煤焦油中提取精萘或⼯业萘时,馏分温度为210℃。
萘为⽩⾊易挥发⽚状晶体,具有可燃性和强烈的焦油味,密度(d乳)1.145g/cm3,熔点80.2℃,沸点217.76℃,闪点176
℉(80℃),⾃燃点979℉(526.11℃),溶于苯、⽆⽔⼄醇和醚,不溶于⽔。
(2)硫酸
⽤作磺化的硫酸常⽤浓度为98%的浓硫酸,磺化反应为亲电⼦反应,参加反应的不是阴离⼦SO和HSO,⽽是阳离⼦H3SO
⼴和中性分⼦SO3,后者只有在浓度⼤于75%的硫酸和发烟硫酸中才存在。
(3)甲醛⼯业品
甲醛⼯业品,其浓度为35%~37%,五⾊透明液体,有刺激⽓味,15℃时密度1.10g/cm3,分⼦式HCHO。
(4)烧碱⼯业品
固碱、液碱均可。使⽤固碱时应配制成30%~40%的⽔溶液。
2.磺化反应
磺化反应是浓硫酸作⽤于萘,磺酸根取代萘的氢原⼦,反应结果⽣成萘磺酸。
磺化反应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β-萘磺酸的含量,对缩合后产品质量影响较⼤。影响磺化反应的因素主要有磺化温度、磺化
时间、硫酸浓度、硫酸加⼊量及杂质等。
(1)萘与硫酸的⽤量⽐
萘与硫酸的摩[尔]⽐为1;1.3~1.4。硫酸浓度降低到不能磺化时的临界浓度(以SO3百分数表⽰),称为该条件下的磺化π
值。根据磺化π值的定义可以推算1㎏分⼦萘在磺化时所需的硫酸量χ(以kg计):
式中,α为磺化剂硫酸的原始浓度(以SO3百分数表⽰),如98%硫酸以SO3百分数表⽰为80,160℃下萘磺化π值为52
,则
由此可知,磺化1㎏分⼦萘需137kg、98%的硫酸,也即1.37kg分⼦硫酸。
(2)磺化温度
在磺化反应中,温度不仅影响反应速度,更主要的是影响反应产物。萘的磺化是复杂过程,极易⽣成异构体。⾼效减⽔剂⽣产
所需的是β-萘磺酸,该产物在160~165℃磺化时⽣成。
在磺化反应中,应先将萘投⼈反应锅,加热熔化⾄130~140℃时加⼊浓硫酸,投酸后由于磺化反应温度上升,容易导致局部
过热,所以硫酸必须滴加,边滴边搅拌,保持温度在160~165℃之间。
表1磺化温度对α-萘磺酸含量的影响
磺化温度/℃40100
124
150
α-萘磺酸含量/%96.083.052.4
18.3
(3)磺化时间
硫酸滴加后,温度应在160~165℃之间维持2h。时间短,磺化不充分;时间过长,则影响其产量。
3.⽔解反应
(1)⽔解⽬的
由前述可知,在⽣产β-萘磺酸时,⽣成⼀部分α-萘磺酸,为了⽔解α-萘磺酸,有利于以后的缩聚反应,应使α-萘磺酸⽔
解。⽔解时应将反应物降温⾄120℃左右加⽔,此时β-萘磺酸稳定,⽽α-萘磺酸则易⽔解。
(2)⽔解⽤⽔量
⽔解时加⽔量多对⽔解反应有利,但加⽔量多给缩聚反应带来不利影响。故⽔解⽤⽔量⼀般为2~3⾄4~5摩[尔]⽔/1摩[
尔]萘。总之,在控制总酸度相同情况下,⽔解加⽔量少些产品性能好。
(3)⽔解总酸度
⽔解时外加硫酸,控制其总酸度在30%左右,⽔解总酸度低,加⽔量⼤,降低反应物浓度;⽔解总酸度⾼,缩合时物料黏度
⼤,不利于反应进⾏。
(4)⽔解时间
⼀般加⽔搅拌半⼩时左右。
4.缩合反应
萘磺酸⽔解后继续降温到80~90℃左右,滴加甲醛缩合,其反应⽅程如下:
缩合反应是减⽔剂⽣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也是时间较长的⼀个⼯序。技术关键是使反应尽可能地完全,得到长链分⼦,同时
反应时间尽可能的短,以便缩短周期。
影响缩合反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配⽐、加⽔量、酸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
(1)甲醛⽤量
甲醛⽤量⼤,有利于得到多核分⼦,提⾼产品质量,但缩合时间要加长,以使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