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 教学计划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全册教材简析
四年级采用《义务教育实验教课书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由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编。该教材共四年级一学年使用,分为三个模块。即:
模块一、走近信息。
模块二、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模块三、用计算机绘画。
本册由省电教中心组织信息技术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对2003年编写的教材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有一下特点:
1、教材内容推陈出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2、教材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
3、教材更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通过情景的创设、活动的设计、知识的传授及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评价来获取和深化知识,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材将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既便于教师的教又便于学生的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5、教材设计内容计算机的发展结合。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掌握键盘指法,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5、了解windows桌面和操作窗口,学会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计算机的正确操作。
2、键盘鼠标的正确使用。
3、熟练使用画图软件,并利用画图软件制作贺卡、板报等作品。
四、学生情况分析
任教班级是四年级,学生个性都非常活泼,对计算机充满好奇,学习的积极性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本地农村,家里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家长也不让经常使用,因此接触电脑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电脑操作技能技巧也较差,有待于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学习,共同提高。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让熟悉电脑的同学帮助刚接触电脑的同学,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2、课堂主要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做到熟练得把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认真组织教学,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4、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并展示学生的作品,依此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六、教学课时安排
课 时 安 排
周 次 授 课 内 容 课时安排 备注 第一周 第一课 了解信息世界 1 第二周 第二课 认识计算机
1 第三周 第三课 学会使用鼠标 1 第四周 第四课 认识WindowsXP 1 第五周 第五课认识WindowsXP窗口 1 第六周 “十一”放假 第七周 第六课 学会使用键盘 1 第八周 第七课 指法练习 2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八课 学会输入汉字 4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回顾与反思 1 第十五周 第九课 金山画王的基本操作 1 第十六周 第十课 美丽的图画世界 1 第十七周 第十一课 综合实践 1 第十八周 回顾与反思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