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ppt课件.ppt

发布:2018-06-05约3.47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消毒隔离 消毒隔离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医院所有的医疗用品器械等在使用前,均应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要求;同时对传染病患者、耐药菌感染患者和特殊感染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医院感染。 (一) 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保持环境卫生,加强病房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有效交换。自然通风不良或不能开窗时(沙尘天气),必须安装排风扇(尽量低位)通风。相关室内空气洁净度的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环境空气洁净度的要求执行。要求空气尽可能洁净的区域建议采用正压通气;负压通气适宜于特殊污染区,如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感染患者的房间;手术部(室)则多采用空气净化层流系统净化空气。 A、空气消毒方法 一、室内有人时: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消毒 、动静态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 二、室内无人时:臭氧空气消毒 、紫外线空气消毒、熏蒸或喷雾空气消毒 三、终末消毒 :熏蒸消毒、臭氧消毒 一、室内有人时 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 消毒要求:开机30分钟后达消毒要求。可根据需要设定自动进入停15分钟、开15分钟的循环程序,直至预定时间 备注:①良好的通风非常重要,消毒机循环风量≥8倍房间体积(m3/h),可使=50-60m3的房间达到空气消毒要求,循环风量(m3/h)=正对出风口风速(m/s)×出风口面积(m2)×3600(s);②必须定时消毒后监测,每周用95%乙醇湿抹管一次;③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0.2mg/m3 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消毒 消毒要求:开机30分钟可达消毒要求。每日消毒1-2次,每次30-60分钟 备注 :20-30m2的房间内,使用一台大型静电式空气消毒机即可达到空气消毒要求,但对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需经开机2小时后才能达到≥90%的水平 3、动静态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 消毒要求: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 备注:按厂家说明书要求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二、室内无人时 1、臭氧空气消毒 消毒要求:每日1-2次,要求达到臭氧浓度≥20mg/m3,消毒时间≥30分钟 备注:关机后30分钟左右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方可进入 2、紫外线空气消毒 消毒要求:每日1-2次,每次60分钟,按1m3空间装紫外线灯管瓦数≥1.5W计算出装灯瓦数,普通30W灯在1m处强度70μW/cm2,高强度灯170μW/cm2 备注:①兼顾紫外线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1m处;如不考虑表面消毒,则可距地面1.5-2m安装,也可采用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②应定期进行紫外线灯管效果监测,新灯管(30w)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00μ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灯管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能否继续使用以强度监测为准);③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乙醇湿抹1次 3、熏蒸或喷雾空气消毒 消毒要求: ①将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以1g/m3计算用量,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或用0.5%过氧乙酸溶液以20ml/m3计算用量喷雾,进行气溶胶消毒,消毒1小时后通风换气;②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按过氧化氢50mg/m3计算,采用喷雾法,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作用30分钟后通风换气。 备注 :①所有消毒剂必须有卫生许可批件且在有效期内;②消毒时室内不可有人;③熏蒸或喷雾消毒不作为常规的空气消毒方法;④其他空气消毒剂按说明书使用 终末消毒 1、熏蒸消毒 消毒要求: 15%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用量7-20mL/m3(1-3g/m3)加等量水加热蒸发,关闭门窗,密闭2小时后开窗通风,用于被芽孢污染房间的处理 2、臭氧消毒 消毒要求:采用20m/m3浓度臭氧,紧闭门窗,作用30分钟,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90%以上 B、各类环境空气消毒要求 (1)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以通风对流为主。 (2)Ⅱ类、属于Ⅲ类环境的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血液透析中心、妇产科检查室、消毒供应中心(室)清洁区、急诊室每日消毒1次。Ⅳ类环境按照区域不同,分区落实通风或空气消毒。 (3)普通手术间,每台次消毒1次,每日终末消毒1次。 (4)洁净区域按层流净化系统规范要求执行。 (二)室内一般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常规清洁消毒的目的旨在清除灰尘,减少微生物从器械、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到环境物体表面的传播。主张湿式清洁,使用清洁剂可提高清洁的质量,尽量减少使用消毒剂清洁地面、墙面。若有肉眼可见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区域,在清洁前要先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84液或O.2%过氧乙酸溶液擦抹或喷洒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洁。 病区内清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