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河北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聘高层次人才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2024年06月河北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聘高层次人才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一、单选题(共400题)
1、中秋节:月饼:团圆
A.圣诞节:圣诞老人:礼物
B.清明节:扫墓:踏青
C.情人节:巧克力:约会
D.重阳节:菊花酒:敬老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中秋节吃月饼,是团圆的节日;重阳节喝菊花酒,是敬老的节日。
?
2、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克
B.十五周岁的李某,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
C.二十周岁的周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D.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B。
?
3、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其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明清时代会元是哪次考试中的第一名?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解析:参考答案:C
[解析]明清科举制度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故本题选C。
?
4、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______。
A.三个和尚没水喝——囚徒困境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规模经济
C.肥水不流外人田——定向增发
D.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棘轮效应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囚徒困境”指当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关系却是困难的,与“三个和尚没水喝”所具有的含义相似,排除A项;“定向增发”指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与“肥水不流外人田”所具有的含义相似,排除C项;“棘轮效应”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具有的含义相似,排除D项。“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侧重于时间的延续,而不是规模的扩大,故二者对应错误。本题选B。
?
5、“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无论是谈起什么主题,这样的开场白都顿时让人觉得一丝寒意传遍全身。接着这句话,后边往往是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你可能想先听坏消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若消息是来自一个你信任的人,那么你想先听好坏消息的顺序会不同
B.研究发现,若由发布消息的人来决定,那么结果往往总是先说好消息
C.心理学家发现,发布好坏消息的先后顺序很可能改变人们对消息的感觉
D.心理评估结果证明先听到坏消息的学生比先听到好消息的学生焦虑要小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观点是:可能想先听坏消息。A项指出“先听好坏消息的顺序是不同的”,直接削弱了结论。B、C两项均从“发布消息”的角度出发,属于无关项;D项“先听好坏消息对学生焦虑的影响”也与题干无关。故答案选A。
?
6、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______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______。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关联?怨天尤人
B.对立?闷闷不乐
C.排斥?愁眉不展
D.转化?一蹶不振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第一空,B项“对立”与横线前的“相对”语义重复,故应排除;根据横线后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句可知,前文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是会发生变化的,A项中的“关联”与C项中的“排斥”无法体现出“变化”,应排除A、C项。答案为D。
?
7、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罚款限额为下列哪项?
A.对公民处以1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
B.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
C.对公民处以1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元以下
D.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