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演示文稿_忻州师范学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回顾总结”材料 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中文系 狄宝心 自2002年被评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以来,我觉得这是学院对我的重视,一定要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以回报学院对我的殷切期望。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还是学科建设上,我都是怀着这份知遇之恩以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的。现将两年来这三方面的工作概述于下。 1 一、教学工作 两年来,我先后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古典文献学”、“文科文献检索”、 “元好问研究” 、“中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选讲”等课,每周平均8课时左右。指导2000级毕业论文18篇。我之所以没有代更多的课,主要考虑到肩上的重任,应在由专科教学到本科教学的改革上起到率先开路的作用。 1、两年来的教改举措 a、突出重点。详讲重要的作家、作品,不仅讲教材的观点,而且讲观点形成的过程,站在学科前沿讲得有广度、深度。在教学方法上,开专题研讨会,让学生自写小论文论争。曾组织过“三国演义研讨会”,收到论文60条篇。我把它归类后选出 2 较好的文章让同学们写提要在大会上宣读,我作评改,而后让学生质疑答辨。这种形式引导他们突破教材而进入学术讨论的殿堂,是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b、把握要点、理清线索。把握要点是在大纲的基础上,提炼该课程最基本必需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掌握。理清线索是理清文学史的发展线索。 c、列出一般知识点。 以系列作业的形式将一般知识点贯穿其中。 3 二、科研工作 两年来完成院级资助项目《金代文学研究》一项,发表国家级论文两篇。另有《二十世纪元好问研究概况》一文,8千字,《山西大学学报》约稿,据说年底或下一年初发;《元遗山诗编年录》一书,1万字,安徽师大中国诗词研究中心“辽金专辑”约稿,此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人评元好问探》一文,8千字,拟作参学术会论文;《元好问诗词选注》一书,中华书局约稿,20万字,年底交稿,现已完成大半。论文《金与南宋诗坛弃宋宗唐的同中之异及成因》,(1.2万字),《文学遗产》拟定在2004年第6期刊载。 4 两年中已发表和出版的科研成果: 论文《论宋金季末诗的时代心理与文化阐释》(1.2万字),《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独撰。 论文《元好问研究百年回顾》(1.3万字),《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独撰。 参编著作《全辽金文》(本人承担元好问文集的点校整理,30万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本书为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 5 1、基础设施 去年古代文学被学院评为重点扶持学科,拨给建设基金10万元,现已花出7万左右 ,用于购置办公设备和科研资料。 2、学科建设方向与科研项目 a、学科建设方向有三个研究方向:(1)辽金文学与元好问;(2)辽金俗文;(3)北朝文学。 b、科研项目(徐翠先所做的工作另作总结)。(1)《金代文学研究》,20万字;(2)《元遗山诗集编年校注》,80万字;(3)《元好问接受史》,30万字。 6 三、学科建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