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机理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22约1.4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机理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零部件常常在高速、高温、高载荷等环境条件下工作,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会使机械零部件表面磨损加剧,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出低摩擦、耐磨损的材料来制造机械零部件。碳化硅作为一种优良的耐高温、耐磨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中。但是,碳化硅在摩擦过程中容易产生氧化物,从而导致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加剧。

复合陶瓷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材料。将不同的陶瓷颗粒在不同的烧结条件下制备成复合陶瓷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耐磨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速摩擦副、石油钻头等领域。因此,研究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机理,对于提高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推动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机理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不同碳化硅颗粒的选择和制备。通过测试不同粒径、不同形状、不同掺杂元素的碳化硅颗粒的性能及制备工艺,确定最佳的碳化硅颗粒选择及制备方案。

2.不同复合陶瓷烧结工艺的测试及优化。通过测试不同烧结工艺对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优化最佳的烧结工艺。

3.复合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能及低摩擦性能。

4.机理分析。通过对复合陶瓷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低摩擦机理、硬度、耐磨损性能和氧化行为等机理问题。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碳化硅颗粒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

2.复合陶瓷制备方法:SPS烧结法。

3.基础性能测试:包括碳化硅颗粒的结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4.低摩擦性能测试:包括摩擦系数、磨损率等。

5.组织结构分析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四、预期成果

1.确定最佳的碳化硅颗粒选择及制备方案,为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制备提供参考。

2.优化最佳的烧结工艺,提高低摩擦碳化硅复合陶瓷的性能。

3.研究复合陶瓷的结构与性能,为该类材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4.探讨低摩擦机理、硬度、耐磨损性能和氧化行为等机理问题,为该类材料在摩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五、参考文献

[1]ChenB,QianY,YangN.PreparationandwearbehaviorofSiC/AlNcompositeswithadditionofmetallicAg[J].JournalofCompositeMaterials,2014,48(25):3103-3111.

[2]ZhangL,QianY,YangN.EffectofadditivesonthemicrostructureandpropertiesofSiC-basedceramics[J].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2015,98(2):438-441.

[3]GuoM,YangX,XiongY.FrictionandwearcharacteristicsofCu/CuAl2O4/SiCpcompositeunderdrysliding[J].TribologyTransactions,2017,60(2):237-24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