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拟电子技术—晶体管放大器设计.doc

发布:2018-01-12约1.1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目 模拟电子技术—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基础数据 放大倍数:A=-50 集电极电阻:R=2.4 R=20 R=20 I=1.01 内容要求 说明部分 单管共射极放大器是一个一阶低通系统,随频率升高放大倍数下降,Rb1、Rb2偏置电阻钳制UB的电位,从而避免了因温度的升高对电流Ic等一系列的影响,反馈电路稳定了静态工作点。当给定倍数源时,实现小电流输入经过负载电阻大电压输出对输入信号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计算部分 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静态工作点 绘图部分 共射极放大电路图 发给日期 : 2008 年 4 月 18 日 要求完成日期: 2008 年 6 月 13 日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 教务处处长: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 专 业: 学 生: 题 目: 答辩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对 专业学 生 毕业设计(论文)的 评 语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摘 要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简单分析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装和调试。现在的S66E将原来的插座改为立体声耳机插座,电路原理图未变,步线有所调整。更改后的收音机灵敏度更高、声音更洪亮、用途更广泛,适合MP3、单放机等机型所使用的耳机。散件为3V 低压金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生硬洪亮、耗电省等优点。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公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关键字: 模拟电子技术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静态工作点 电压放大倍数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频率特性 目 录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1 1.1设计原理 ……………………………………………………1 1.2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3 第二章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过程………………………………8 2.1设计仪器与设备………………………………………………8 2.2设计步骤与要求………………………………………………8 2.3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设计………………………………………8 第三章 电路安装与调试 ……………………………………10 3.1电路板设计制作过程 ………………………………………10 3.2安装电路 ……………………………………………………12 3.3通电调试 ……………………………………………………13 3.4测试数据与处理 ……………………………………………17 第四章 课程设计总结 ………………………………………18 第一章 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1.1设计原理 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如图1-1所示,它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电路,RB为基极偏流电阻,提供静态工作点所需基极电流。RB1是由R和RW串联组成,RW是可变电阻,用来调节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R起保护作用,避免RW调至0端使基极电流过大,损坏晶体管;RS是输入电流取样电阻,输入电流Ii 流过RS ,在RS 上形成压降,测量RS两端的电压便可计算出Ii ;RC为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 RL为交流负载电阻;C1、C2为耦合电容。静态工作点Q主要由RB1、RB2、RE、RC及电源电压UCC决定,该电路利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器固定基极电位。如果I1IB,就可以近似认为基极电位UB≈RB2UCC/(RB1+RB2)。在此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IC(IE)将增加,由于IE的增加,在RE上产生的压降IE RE也要增加,IE RE的增加部分回送到基极-发射极回路去控制UBE使外加于管子的UBE减小(因UBE=UB-IE RE,而UB以被RB1、RB2所固定),由于UBE的减小使IB自动减小,结果牵制了IC的增加,使IC基本稳定,从而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或过低会产生非线性失真,如Q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