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4.1.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根据电气设备的控制要求,设计和编制电气图样和资料。电气图样包括电气控制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及控制面板图等。设计资料包括外购件清单、材料消耗清单和电气设备说明书等。设计的主要内容则是: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和电气工艺设计。 1.电气原理图设计内容 (1)确定电力拖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容量及转速,并选择具体型号。 (3)设计电气控制的原理框图,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拟订各部分的技术要求。 (4)设计并绘制电气原理图,计算主要技术参数。 (5)选择电器元件,制定电机和电器元件明细表。 (6)编写设计说明书。 2.电气工艺设计内容 (1)根据已设计好的电气原理图及选定的电器元件,设计电气设备的总体配置,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总装配图及总接线图。总图应反映出电动机、执行电器、电气箱各组件、操作台布置、电源以及检测元件的分布情况和各部分之间的接线关系及联接方式,以供总体装配、调试以及日常维护使用。 (2)按照原理框图或划分的组件,对总原理图进行编号,绘制各组件原理电路图,列出各组件的元件目录表,并根据总图编号标出各组件的进出线号。 (3)根据组件原理电路图及选定的元件目录表,设计各组件的电器装配图(包括电器元件布置图和安装图)、接线图,图中要反映出各电器元件的安装方式和接线方式。这部分资料是组件装配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4)根据组件的安装要求,绘制零件图纸,这些图纸是机械加工的技术资料。 (5)设计电气箱,根据组件的尺寸及安装要求,确定电气箱的结构与外形尺寸,设置安装支架,标明安装方式,各组件的连接方式,通风散热及开门方式等。 (6)根据总原理图、总装配图及各组件原理图等资料,列出外购件清单、标准件清单及主要材料消耗定额等。这些是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必备的技术资料。 (7)编写电气设备使用说明书。 4.1.2 电力拖动方案确定的原则 1.拖动方式的选择 电力拖动方式有单独拖动和集中拖动两种。电气传动发展的趋向是电动机逐步接近工作机构,形成多电动机的拖动方式。在具体选择时,应根据工艺及结构具体情况决定电动机的数量。 2.调速方案的选择 各种生产机械往往要求具有一定的调速范围和调速精度,为此,应选用不同的调速方案,如采用机械变速、多速电动机变速、变频调速等。 3.电动机调速性质应与负载特性相适应 机械设备的各个工作机构,具有各自不同的负载特性,如机床的主运动为恒功率负载,而进给运动为恒转矩负载。在选择电动机调速方案时,要使电动机的调速性质与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相适应,以使电动机获得充分合理的使用。 4.2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4.2.1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1.经验设计法 经验设计法又称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生产过程,选用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综合成所需要的电气控制线路。如没有现成的典型环节可使用,可根据实际经验自行设计,边分析边画图,通过反复修改设计以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2.逻辑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是利用逻辑代数这一数学工具来设计电气控制线路。从生产机械设备的工艺要求出发,将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元件线圈的通电与断电,触点的闭合与断开,以及主令元件的接通与断开等看成是逻辑变量,根据控制线路中各逻辑变量之间所要满足的逻辑关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出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电气控制线路。 4.2.2 经验设计法的基本步骤 1、设计主电路 主要考虑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调速和制动等。 2、设计控制电路 主要是设计满足各电动机的运转功能和工作状态相对应的控制线路,以及满足执行元件实现规定动作相适应的指令信号的控制线路。 3、设计联锁保护环节 主要考虑如何完善整个控制线路的设计,包括各种联锁环节以及短路、过载、失压等保护环节。 4、线路的综合审查 反复审查所设计电路的工作情况,对复杂电路应进行模拟试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直到电路动作准确无误,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为止。 4.2.3 经验设计法举例 某机床有左、右两个铣削动力头,各由一台交流电动机拖动;另外有一个安装工件的滑台,由另一台交流电动机拖动。加工工艺要求是滑台先快速移动,到达加工位置后,自动变为慢速进给,进给到指定位置后自动停止,再由操作者发出指令使滑台快速返回,回到原位后自动停车。要求两动力头在滑台电动机正向起动后才能起动,在滑台电动机正向停车时也停车。 1.主电路设计 动力头拖动电动机只要求单方向旋转,为使两台电动机同步起动,可用一只接触器KM3控制。滑台拖动电动机需要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