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物流市场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项目立项申请书(可编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产品批发物流市场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项目立项申请书
一、项目建设背景
冷链物流是物流需求带来的专业化细分。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业迅猛发展,冷链仓储建设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满足新的生活模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迅速都市化,人们生活模式发生改变,对简便、西化、冰冻食品的消费需求提高,对速食文化也有相当程度的接受。
减少食品损耗。不适当的包装方法、材料、容器和处理方法、储藏环境等,造成的食品损耗惊人。据有关资料,由于没有冷链保证,我国果蔬采摘后腐损严重,全国每年果品腐损近1200万吨,蔬菜1.3亿吨,按每公斤1元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
保障食品安全。有效的冷链物流通过对温度、湿度及时间等的控制,使食物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都得到安全保障,避免食物遭受有害物质的污染,大大减少食物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危害,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冷库是发展冷链业的基础设施,也是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货物的建筑群。食品保鲜主要以食品冷藏链为主,将易腐畜禽、水产、果蔬、速冻食品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食品保质保鲜,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目的,起到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并减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经济损耗的作用。 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重庆市目前现有冷库容量22.6万吨(低温库19万吨,高温库3.6万吨),人均冷库容量7公斤,低于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平均水平;冷藏车170辆,人均仅0.05辆/万人;根据国内贸易设计院就院所作《重庆市涉农冷链物流》分析预测,2015年冷库和冷藏车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0万吨和2500辆左右,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有较大增长空间。重庆市目前现有的冷库经营方式单一,都采取传统的仓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相近;冷库结构单一;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配套设施匮乏远不能适应市场向配送化、高端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冷链运输方面重庆市目前市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重庆雪峰冷藏物流公司和重庆恒天物流公司两家稍具规模的冷藏运输企业,经营上主要是单纯的货物承运经营,离真正的现代物流企业差距很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第五章明确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其中第(十四)条: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
政策扶持的有利条件:1国家发改委2010年6月颁布的农产品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建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3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及市发改委,市商委,市农委相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分别在税收、土地、贷款、过路费、资金扶持等诸方面给予政策扶持。2011年10月24日,重庆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我市要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人均库容拥有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高温库、低温库等设施及冷藏设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长江上游最具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意见》明确了2015年全市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指标:全市冷库总规模达到70万吨,人均库容拥有量达到21千克。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7%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46%、52%、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5%、10%以下。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中国这几年食品问题不断发生,除了假冒伪劣、乱用添加剂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与运输物流中的冷链落后有关。最近有几个案子,就是因为冷链条件不好,食品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发生变质,卖给消费者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冷链物流是关系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亟待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企业本身就是食品企业,应按照食品企业的标准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对冷链物流企业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要与工业企业实现基本同价。对冷链物流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黄奇帆市长表示,除了规划的一级节点冷链物流项目由国有企业承担外,其他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通过市场手段,国企或民企都可参与建设。
综合以上,农产品冷链物流目前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