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配电系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四章:配电系统 4.1 概述 4.2 配电网主接线 4.3 配电网开关设备 4.1 概述 配电网:分配电能的网络,通常指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电所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 配电网分类:高压配电网(35~220kV),中压配电网(6~10kV),低压配电网(220~660V);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工厂配电网 我国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农村配电网短路容量小,城市配电网短路容量大; 配电网直接与用户发生关系,需求量大。 农村配电网负荷分散,供电半径大,线路长;城市负荷相对集中,布点多,但事故影响大。 配电网事故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供电可靠性差 线路长,负荷变化大,保护配合困难。 配电网设备及控制装置落后。 配电网的质量指标 1、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率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 用户平均停电损失电量 平均停电的用户数 2、网损率 网损率=(电力网电能损耗量/总供电量)×100% 电压波动的危害 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起动,引起同步电动机转子振动; 使某些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使照明灯发生明显的闪烁现象等。 电压波动的允许值 10 kV及以下电网:2.5% 35~110 kV电网:2% 电压波动的抑制 对负荷变动剧烈的大型电气设备,采用专线或专用变压器供电 ; 增大供电容量,减小系统阻抗 ; 增加系统的短路容量或提高供电电压; 在电压波动严重时减少或切除引起电压波动的负荷 ; 对大型冲击性负荷,可装设能吸收冲击无功功率的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SVC) 。 闪变 闪变是人眼对灯闪的主观感觉,引起灯光闪变的波动电压,称为闪变电压。 4、电压合格率 指电力系统某点电压在统计时间内电压合格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5、自动化程度 通信自动化程度 调度自动化程度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程度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程度 配电网管理系统的开发程度 4.2 配电网主接线 一、城网、负荷密集型城网主接线 1、110kV(220kV)电网 (1)双“T”接线(P93) 优点:简单,投资省,有较高的可靠性,继电保护方式简单可靠。 (2)3“T”接线 优点:设备利用率提高,变电所容量与线路容量提高。 (3)环形接线 大城市普遍采用的接线方式,大规模城网分片运行。优点:可靠性高。 (4)放射型接线 可靠性一般,对实施配网自动化有利。 (1)无备用网络接线(也称为开式电力网): 由一条电源线路向电力用户供电。 分为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和树枝式等,如图1-11所示。 图1-11 开式电力网 a)放射式 b)干线式 c)链式 d)树枝式 优点:简单明了、运行方便,投资费用少。 缺点:供电的可靠性差。 (2)有备用网络接线(也称为闭式电力网): 由两条及两条以上电源线路向电力用户供电。 分为双回路放射式、双回路干线式、双回路链式、双回路树枝式、环式和两端供电式,分别如图1-12所示。 图1-12 闭式电力网 a)放射式 b)干线式 c)链式 d)树枝式 e)环式 f)两端供电式 优点:供电可靠性高,适用于对一级负荷供电。 2、35kV(110kV)电网 (1)点网(SNW)系统 (2)“4×6”联络网络接线 3、10kV电网(中压配电网) (1)、需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一般有1/3的裕度,过渡期应留有1/2的裕度。 (2)适应性较强,可根据需要选择接线方式。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