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时间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由于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目 录
引言: 3
3
3
4
3.1 4
3.2 4
3.3 4
3.4AT89S52单片机参数 5
3.5 7
3.6 8
3.7 8
3.8 9
3.9 10
11
4.1 11
4.2 11
4.3 12
12
13
3.2微处理器的选择
1、控制中心采用AT89S52来实现
2、驱动是74LS244实现
3、显示用六个共阴数码管完成
4、以7805芯片为核心,提供+5V,2A直流电源
3.3电源模块
图3.3:电源模块
D1-D4为普通二极管,D6为发光二极管, C1为1000-4700uf的电解电容,C2、C4为0.1-1uF瓷片电容、C3为100-470uF的电解电容,系统的参数如上图所示。
7805引脚的1、3两端加二极管D5,目的为了有效的保护电路。在电流过大时可以对7805的耐压起到了保护左右以免烧毁7805芯片。在C1的电容增大时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压效应,当然也不说是越大越好。C2为滤波电容可以有效的虑掉高电平信号产生的干扰。D6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在上电时看到电路是不是导通的。C3和C4够成了电容的反馈有效的虑底平波和保护电路。
3.4、AT89S52单片机参数
图3.4:单片机引脚
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 、8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1000次擦写周期、 全静态操作:0Hz~33Hz 、 32个可编程I/O口线 、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八个中断源 、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掉电后中断可唤醒 、看门狗定时器 、双数据指针 、掉电标识符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 辑电平。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在这种模式下, 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程序校验 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 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
TTL 逻辑电平。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和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时器/计数器2 的触发输入(P1.1/T2EX),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
引脚号第二功能
P1.0 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
P1.1 T2EX(定时器/计数器T2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
P1.5 MOSI(在系统编程用)
P1.6 MISO(在系统编程用)
P1.7 SCK(在系统编程用)
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
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在使用 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
TTL 逻辑电平。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P3口亦作为AT89S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如下表所示。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3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端口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O(外中断0)
P3.3 INT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