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1610394 一、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291610394 \h 2
HYPERLINK \l _Toc291610395 二、机构组成 PAGEREF _Toc291610395 \h 2
HYPERLINK \l _Toc291610396 三、质量保证体系 PAGEREF _Toc291610396 \h 3
HYPERLINK \l _Toc291610397 四、施工工艺、施工过程 5
HYPERLINK \l _Toc291610398 五、质量控制 8
HYPERLINK \l _Toc291610399 六、施工记录 9
HYPERLINK \l _Toc291610400 七、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 9
HYPERLINK \l _Toc291610401 八、施工中好的技术、材料、工艺 13
HYPERLINK \l _Toc291610402 九、施工中的体会、经验及教训 PAGEREF _Toc291610402 \h 14
HYPERLINK \l _Toc291610403 十、首件工程技术参数指标、评述总结 15
HYPERLINK \l _Toc291610404 十一、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15
HYPERLINK \l _Toc291610405 十二、首件工程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15
软基处理(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G242新晃方家屯至兴隆段公路改建工程K2+587.798-K2+740段路基处于长期浸水的农田中,属填方路基,经试验室现场触探,淤泥深度达2.6-4m,且地下渗水较大,为保证路基填筑工程质量,并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需对该段软基进行处理。本方案为将路基范围内的淤泥用挖机挖除后,采用换填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从而增加路基的承载力,杜绝路基病害的产生,更对以后的同类施工起着指导的作用,特编制此施工总结。
我部于2015年7月11日—7月19日完成对K2+587.798-K2+740段软基清淤换填的施工,历时8天,成功地完成了首件软基处理工作,并经压实度、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等指标进行检查,均符合规范要求,经过自评,结果达到优良工程,可以作为指导本标段后续软基清淤换填的施工,现从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机械、人员、材料准备,及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等作出总结,具体如下:
二、机构组成
(一)本工程主要人员表(表2-1)
人员配置计划表
一、主要管理人员
序号
姓 名
职务及岗位
人数(人)
备注
1
陈建华
项目总工
1
技术负责
2
施工负责人
罗维
1
施工管理
3
马先锋
质检负责人
1
自检、报验
4
刘胜
现场施工员
1
施工、技术
5
肖能平
试验负责人
1
现场试验
6
胡文斌
测量负责人
1
现场测量
7
林新
安全负责人
1
安全管理
管理人员合计:
7
二、施工作业人员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队长
1
施工管理
4
机械操作手及司机
12
6机械+6司机
作业人员合计:
13
(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2)
表2-2机械设备配置表
设备
名称
品牌
规格
型号
数量
挖掘机
卡特320
1.0 m3
2台
小型夯实机
1台
自卸汽车
红岩金刚
20T
6台
推土机
TY220
162KW
2台
压路机
20T
1台
破碎机
1台
三、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自检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高级质检工程师具体实施该项工作,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
组长:由项目经理任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对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负责主持质量工作会议;组织质量检查,开展创优活动,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严格执行质量奖惩规定,对质量问题,组织分析原因和落实措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副组长:配合项目经理抓好本合同段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督促安全质量部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并贯彻落实。
安全质量部:落实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对施工队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施工队:负责各自管段范围内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质量创优工作,保证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专(兼)职质检员:负责施工的各工序质量检查,定期向上一级质检部门汇报,协助落实各项保障质量的规章制度,消灭施工中的质量隐患。
(二)、质量保证体系措施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的质量监察部,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全部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纵成线、横成网的严密工程质量组织与管理体系。按项目经理部、施工队、工班分工负责,层层落实。
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