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建二级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砼路面 路基开挖).doc

发布:2016-12-21约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建二级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砼路面/路基开挖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至**二级公路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县境内的某村附近,接顺**至**段改扩建二级公路,途经X村、X镇、X村、X镇、X村、X村、X路、X农场,终点位于X县绕城公路收费站,接Z县绕城公路。路线全长60.170km。本公司此次投标标段为№3标段,起点桩号为:K32+600,终点桩号为:K48+940,长16.34km。 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设计速度: X至X路段(K0+000~K48+940)为60km/h(局部困难路段为40km/h); X路至X段(K48+940~K60+163.76)为80km/h。 3、路基路面宽度: K0+000~K48+940段为10m路基,满铺路面; K48+940~K60+163.76段为12m路基,9m路面,沥青表处硬路肩。 4、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5、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R—125米,极限最小半径R—50米 6、纵坡:除过圩镇路段外,最短坡长不小于120m,小于150m坡长时,相邻坡差不大于7%。 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共有清理现场8241 m2,砍伐树木及挖除树根297棵;挖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2506 m2,沥青混凝土路面(厚25cm)35965 m2;拆除旧构造物钢筋混凝土结构30 m3,砖、石及其他砌体结构247.4 m3;路基挖土方3734 m3、挖石方66 m3,利用土方3171 m3,弃方超运3061 m3·km,旧涵清淤186 m3,借方填土6940 m3;M7.5浆砌片石边沟共5825m,M7.5浆砌片石排水沟2140m,M7.5浆砌片石挡土墙24329.4 m3,M7.5浆砌片石护肩6932.91 m3;厚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3647 m2,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6979.16 m3,厚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90m2,级配碎石调平层6301.3 m3,3cm碎石磨耗层380 m2,20cm泥结碎石380 m2,1cm乳化沥青碎石封层123737 m2,厚20cm水泥混凝土面板90 m2,厚24cm水泥混凝土面板2506 m2,厚26cm水泥混凝土面板123647m2;单孔钢筋混凝土圆管涵(φ0.75)191m,(φ1.00)14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1.0×0.75m)1m, (1-1.0×1.0m)19m,(1-1.5×1.5m)37m, (1-2.0×1.2m)2m;铺草皮16223 m2。 1.2自然条件 1.2.1地形、地貌 本段路线地形绝大部分位于X市的X县境内。X县北枕丘陵,南滨大海,中部斜贯冲积平原,东、南、西遍布红壤台地,高程50-554米的丘陵占陆地总面积的32.3%,台地占陆地面积的43.9%,冲积平原占陆地总面积的23.8%,沿海遍布滩涂。 项目位于南华准地台南端,西北部隆起区分布乌家至石湾一带以北,属于钦州残余地槽六万大山隆起的一部分。合浦断陷盆地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基底为下志留统灵山群,盆地均为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沿断陷轴向隐伏一组博白-岑溪深断裂带,该带大致有8条以外尚有北西向断裂切割或错移前述断裂,使盆地基底构造复杂化。 1.2.2水文、气象 本工程区域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季风影响,夏长冬短,稍有严寒,阳光充足,旱季明显,雨季颇长,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1500mm,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在22~23℃,夏季炎热多雨湿度大,气温最高达38℃,冬季温暖干燥,寒潮侵入时气温最低降至2℃左右。区域内季风显著,冬季多为北风和东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台风较多,平均一年发生台风1~3次,是台风的中心路径。 1.2.3地震 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1.2.4交通 该工程为改建工程,大宗外购材料采用汽车运输,其他地材依靠乡村道路。 1.2.5水、电、通讯 施工现场周围水源充足,可满足施工、生活所用,电、通讯网络较为齐整,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后即可接入使用,自备50KW发电机一台,以备急需。 1.2.6临时用房 项目经理部用房采用租用;路基队营地租用民房;路面队营地、桥涵队营地及拌和场搭设部分临时用房。用地面积共2400m2。 1.2.7筑路材料 筑路材料在沿线就地购买。 第二章 施工组织方案 2.1施工组织机构 我公司一旦中标,将组建X至X二级公路工程第三标段项目经理部,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独立主体在法人授权的情况下,全面履行本项目合同义务、责任、权利,保质量、保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