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经济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
黄文锋1 张建琦2 黄亮3(
(1.中山大学国际金融院,广东 广州 510275;
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3.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内容提要:如何发挥党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该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却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在面临高环境不确定性时国有企业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才正向显著影响公司绩效。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其揭示了国有企业组织内部运作机制能够为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式提供重要的机会,而国有企业党组织优势在董事会的发挥单凭 “双向进入 、交叉任职 ”的形式仍不够充分,还需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匹配。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公司绩效;环境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一、导言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中坚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也需要将企业党组织的建设融入现代企业制度当中,进而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初明利、贾元昌,2012)。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一大特色(马连福等,2012)。2015年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改革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2015年9月中办印发的《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了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存在弱化的问题,同时也明确提出了要在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和强化党组织的建设既为我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实践探索提出了要求。因此,党组织如何创新和有效参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进而发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成为了当前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实践探索与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参与治理对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公司行为表现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其影响是多方面且复杂的。一些文献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有研究结果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有助于抑制大股东窃取公司利益(Chang Wong,2004),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与董事会效率(马连福等,2012),降低公司高管的绝对薪酬,抑制高管攫取超额薪酬,缩小高管与普通员工间的薪酬差距(马连福等,2013),提高并购溢价水平(陈仕华、卢昌崇,2014)等。但也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可能存在消极的作用,如有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干预会让公司承担较多的冗余雇员(马连福等,2013)。上述有关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行为表现以及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治理实践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仍存在一些尚待深入研究的地方:首先,现有文献往往集中于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公司组织正式因素(如薪酬、雇员、兼并与股权结构等)影响的研究,而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国有企业组织非正式因素(如高管团队的非正式等级)的影响尚未得到发掘。研究表明,团队等级是基于一些价值化的社会标准对个体排序的结果,是群体重要的结构条件(Blau,1977),普遍存在于群体中(Berger等,1998),且在不同组织内部中形式具有差异(Ridgeway Walker,1995)。在公司治理中,公司高管的地位并非均等的,企业高管对公司的影响具有差异(Maríadel等,2014),公司管理层自然形成等级,并能够在彼此间获得较为清晰的感知(Magee Galinsky,2008)。基于权力来源性质(Finkelstein Mooney,2003)的划分,公司高管团队等级可以划分为正式等级和非正式等级,正式等级构建主要源于组织正式职权,而非正式等级主要来源于管理团队成员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人际资源支配能力,本质上均为体现对他人影响力和有用资源控制能力的团队权力结构的表现。每一间公司的高管非正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