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精神分析疗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精神分析疗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精神分析治疗的缘起,掌握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
2、识记人格结构、阻力、自由联想等术语的概念,了解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治疗程序。
3、能独立分析案例。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一、精神分析疗法的诞生
精神分析心理学,又称为精神动力心理学,由弗洛伊德19世纪末创立,来自弗洛伊德的临床实践经验,关注的内容与通常的心理学截然不同。精神分析更多地关注当事人的潜意识、本能驱力及内部需要等,所研究的内容大多涉及到梦、过失、焦虑、动机冲突、情绪紧张以及人格的病理表征。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一开始并不是为了理论的目标,作为一名精神病科医生,他试图在自己的诊所里找到一种治疗当事人的方法。他完全是为了治疗的需要去探究当事人致病的原因,从而深入到当事人的无意识心理的动机、梦、情绪、人格等问题上。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潜意识和力比多上,弗洛伊德把由莱布尼兹和赫尔巴特提出的无意识概念引入精神分析心理学,称为潜意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无意识不只是觉察不到的、不在意识之中的意思,它还是心理的基础部分或底层,内容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与生活有关的欲望。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研究的另一主题,力比多经常用来指心理能,尤其是性本能。他认为力比多是推动人类追求快乐,激发活动,促使前进的基本心理动力。所以,有人说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推动心理学发展的运动,还是一种治疗方法。
伴随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推动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学派特殊的创建背景,就注定它会拥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所以,精神分析的诞生之时,也是精神分析方法的应用之际。
二、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来源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是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来源。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由意识与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说、人格发展理论及自我的防御机制组成。
1、意识与无意识理论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自己觉察的,弗洛伊德把这些能够被自我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快乐原则”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追求理想原则。“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良心”” ,当它难以忍受其压力时,就使它发展了一种机能,用一定的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⑴压抑;⑵投射;⑶否认;⑷合理化;⑸退行;⑹置换;⑺升华;⑻反向形成。
(二)精神分析治疗的假设和过程
精神分析的基本假设是:有很多因素对人们的和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但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些因素。这些潜意识因素时则表现为病态的人格特点,影响到人的情绪和自尊,给人们带来种种痛苦和不幸。发掘当事人或求诊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域,使就诊者对其有所领悟,在下的矛盾冲突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自由联想 当事人毫无保留地诉说他想要说的一切,包括近况、家庭、工作、童年记忆、随想、对事物的态度、个人成就和困扰、思想和情感等等,甚至是认为荒谬或奇怪的不好意思讲出来的想法。
二、释梦释梦的过程是一个增加自我认识、疏泄情感、整合意识与潜意识的过程,具有同心理治疗一样的作用。:
1、把梦的内容分成各个部分。因为梦是凝缩的混合体,解释梦时要把它还原成各个组成部分,并以各个部分作为注意的目标。
2、要了解梦者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日常琐事。梦境中的材料是来自近日或早年的生活经验,它是潜意识的代替观念,只有了解梦者的过去经历,才能对梦中各个部分的来源及内涵有所了解,并根据这些代替观念寻找背后的真正含义。
3、利用自由联想。因为梦现象的伪装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梦者不能直接意识到梦的隐义,因此需要联想来揭示。
4、利用象征知识。因为有少数梦完全不能引起联想,即使有联想也不是治疗所需要的,这样就要利用梦内容的象征意义来对梦进行解释。比如手杖、伞、竹竿等象征为男性生殖器;洞穴、箱子、口袋等象征女性的生殖器等等。
例如:曹操临终前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向贾诩说“孤昨夜复梦三马同槽”。分析:显梦──三匹马在同一槽上吃草;隐梦──三匹马代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 3人,反映了曹操对司马懿父子的重视和担心,此即曹操焦虑的症结。进一步分析曹操梦见三马同槽而食,有两层隐意:其一,曹操佩服司马懿父子三人的才干,希望他们能顺服地为主子所利用,于是梦中三匹马驯服地站在槽边而没有乱踢乱咬的行为;其二,曹操喜欢用“供食”来表达自己对谋士的养育之情,比如他和谋士荀彧闹矛盾后,给荀彧送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