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妇科疾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月经是指子宫内膜脱落,脱落的内膜组织和血液由阴道排出的现象,流出的血液称为经血。女性及部分雌性哺乳动物在生育期内会固定出现月经,此循环周期称为月经周期。一般情况下,女性一次月经的出血量在30毫升至80毫升之间。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初经,代表青春期的开始,女性在怀孕期间并不会有月经。哺乳期间会有月经(所以此时都需要做好避孕工作),更年期之后月经就会停止。月经的周期为两次月经的间隔天数,WHO标准指出:月经周期24-35天一次均属正常。计算月经周期是从月经第一天开始到下次来月经的第一天。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则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提前”或“经早”。如仅提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现象。偶尔提前一次,也不算月经提前。
【病因】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和外界因素影响:1、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流产、宫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症、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乳腺腺病、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结核、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2、外界因素影响: (1)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2)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注意经期防寒避湿。 (3)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 香烟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4)电磁波引起月经不调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电脑、吸尘器、电冰箱等电器。但许多女性却不知道,各种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月经失调。 (5)性生活过于频繁: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会造成女性肾气出现损伤,从而伤及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也会导致月经不调。所以,大家一定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每周最多一至两次。 (6)便秘 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后,子宫颈会被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若子宫长久保持在后倾位置,就会发生腰痛、月经紊乱。
【临床症状】
一、常见分类
1、月经提前(月经先期)
是指月经每月提前6~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月行经2次,又称为“月经超前”,多由于脾虚不统血导致。常见血量多而色淡红、质清稀小腹有空坠感,气血虚弱则患者面色无华,精神疲倦、气短心悸,舌质淡、脉弱无力。
2、月经推迟(月经后期)
指月经周期经常错后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经1次,又称为“月经错后”。此症状主要因血虚致经血推迟来潮。患者可出现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小腹空痛、体弱乏力、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肤干枯、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3、月经量多
指月经量多、过期也淋漓不止,因气虚致血液妄行而致。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经期每日的失血量多于80ml,或月经量较自己以往明显增多,称为月经量多。
4、月经量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症见经色淡红、面色无华、皮肤干糙、头晕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温,舌淡、脉虚细。
5、闭经:长时间月经不调可能引起闭经,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悸少气、虚烦不寐、四肢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6、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
7、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种
8、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
二、月经不调临床表现中的四大要点
①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