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便携设备DCDC抗干扰注意事项.doc

发布:2017-05-04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便携设备DCDC抗干扰注意事项 便携设备DC-DC抗干扰注意事项 现在的便携设备中,需要多电压/电流供电,为提高设备续航能力,也需要提高电压/电流变换器的效率,DC-DC是一种开关型电压/电流变换器,具有高效电压/电流变换及小封装的特点,很适合在便携设备中使用。 便携设备体积小巧,内部大部分整合了小信号模拟前端,较易受干扰而影响工作性能。 DC-DC工作于开关态。开关电压和电流是很容易产生对外辐射形成辐射干扰的,同时,开关电压和电流也很容易产生沿导线传输的干扰形成传导干扰,进一步的,传导干扰又可分成差模及共模干扰成份,进一步使问题复杂化。事实上,设备中的DC-DC产生的干扰确实产生了以上的复杂干扰组合。 DC-DC抗干扰主要是指通过IC选型,外围原件选型和Layout布局,使DC-DC能够稳定正常工作的同时,尽量减少DC-DC的输出干扰幅度并影响输出成份,使干扰对设备的影响最小化。 A:DC-DC IC选型: DC-DC工作时,干扰以工作频率为基准产生干扰 。 故DC-DC IC选型首先考虑工作频率,一般情况下,PWM工作方式下,干扰频率是可以预见的,故从抗广谱干扰角度出发,选用PWM模式工作的IC是首选。但在需要抗特定频率干扰情况下,也会去考虑 工作频率抖动技术的应用。 例如,图像传感器应用,传感器如果是1280X720/30帧扫描频率,则 其信号处理器频宽至少为1280X720X30=27.648MHZ,供电用DC-DC如果工作于PWM模式,且稳定,如工作频率为1。2MHZ,则干扰成份为NX1.2MHZ此值小于等于27.648MHZ,则干扰就会形成。在此可见N可为1,2,3。。。。。23。 而如果工作频率2.4MHZ,则N可为1,2,3。。。。11-----干扰成份下降了一倍。 从干扰视觉表现来看,就是干扰条纹数减少。 而如果工作于PFM(多频率调制模式),则同样条件,干扰谱密度就会大增,但干扰强度会下降(单位时间内的干扰积分值变小)。 从干扰视觉表现来看,就是干扰条纹数多而密但条纹较浅。 B:DC-DC IC应用: 一、保证使DC-DC IC 控制环稳定,减少不必要的控制振荡。 1,在Layout布线时,增大DC-DC地线的面积。DC-DC的参考地线很多,主要有:IC的GND引脚、输入电容的接地点、输出电容的接地点、取样电阻的接地点、非同步整流的二极管或同步整流下管NMOS的接地点。因此,在Layout时DC-DC的接地线要尽可能分开,输入输出及取样电阻的接地点需分开,最后在DC-DC IC接地PIN上汇合(一点接地),以减小公共接地阻抗。 2,精细调整相位补偿元件,使IC工作稳定,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外围电感和电容,要求得补偿元件是不同的。 二、减少DC-DC 大电流LAYOUT面积,减少对外辐射。 1,通过减小DC-DC的开关大电流环路,减小向外辐射。以RICOH 产品R1244N为例,一条大电流环路为:输入端----上管开关----电感----负载----接地;另一条是:下管开关(二极管)----电感----负载----接地。尤其是上管开关到电感之间或下管开关到电感之间的线路,工作在大电流开关状态,电流转换能量很大,辐射最大。大电流环路最好都放在同一个layout的层面上,尽可能减小环路的面积,有助于减少向外辐射。 2,输入电容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IC输入端,输出电容要尽可能靠近输出端。 三、在体积/效率/价格等许可情况下,优先选用较大输出电感,有利于减少电流变化率,以使干扰幅度下降。优先选用较大输入/输出电容以优化输入/输出纹波以降低差模干扰。 四、适当降低开关波形上升和下降沿速率,在平衡好效率值的情况下,降低开关波形上升和下降沿速率可有效缓解干扰问题。 五、在高要求场合,可考虑加入外部共模/差模对称线圈电感器。 六、不同震荡频率的DC-DC对外部干扰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对RF(射频)部分的干扰。在抗RF干扰设计时,最好选择频率可调或同一系列中有多种频率可选的DC-DC品种。RICOH的产品中R1270S系列DC-DC,通过一颗外置电阻的设定,可以工作在330KHz至2.4MHz之间任意频率上。而RICOH的R1245也有4种频率可选的型号,这些DC-DC,可通过不同频率设定,避开干扰。 七、有些DC-DC内部带有PWM和VFM两种自动切换的控制模式,这种双控制模式有助于提高效率,但是同时会带来在切换点附近干扰 强的问题。所以,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