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毕设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测试技术
题目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2015.9—2015.12
目录
一、摘要..............................................1
1.1 项目概述.............................................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3
二、机械设计...........................................4
2.1 机构设计.............................................4
2.2 滚筒尺寸确定.........................................5
2.3 零件设计.............................................8
传感检测部分.......................................10
3.1 检测系统设计........................................10
3.2 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10
3.3 编码器工作原理及特点................................12
3.4 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14
3.5 光电编码器的选取....................................15
3.6 数据采集卡的选取....................................17
测控部分.....................................18
4.1 软件功能介绍........................................18
4.2 软件控制过程........................................19
4.3 制动系统流程框图....................................19
五、总结.........................................20
六、参考文献...........................................20
一、摘要
1.1 项目概述
汽车制动性是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不变和在坡道上长时间保持停驻的能力。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安全的主要性能之一,制动性能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汽车性能的安全性,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关资料表明,因制动不良而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1/3。汽车制动性能好坏是安全行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也是汽车检测诊断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其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汽车制动性检测的研究与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汽车制动性检测技术是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汽车发展早期,制动性检测主要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的方式进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运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安全、迅速、准确地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其发展日趋完善。
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研制成功了一些功能单一的检测或诊断设备,并发展成为以故障诊断和性能测试为主的单项检测诊断技术。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检测设备应用技术获得较大发展,设备使用率大大增加,逐渐将单项检测诊断技术联线建站,成为既能进行维持诊断,又能进行安全环保 检测的综合检测技术。随着微机的发展,不仅单个检测设备实现了微机控制,而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现了检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并打印的现代综合检测技术,其检测效率极高。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检测技术已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不仅社会上的汽车检测站众多,而且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终端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也都建有汽车检测线,给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能力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现代仪器设备诊断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有关部门虽然也从国外引进过少量检测设备,国内不少科研单位和企业对检测设备也组织过研制,但由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