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S-T操作工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准备工作
在接续地点挖出需接续的预留电缆。
挖接头坑,平整接续场地。
确认A、B端正确,每根电缆应做绝缘测试。
放置工作台,将电缆固定在工作台上(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15倍)。
准备所需工具、材料,擦净待用。
PZY、PZYA型电缆开剥
擦净电缆外护套上的污泥,长1500mm。
在距电缆端头500mm处用电工刀环切外护套一周,然后自环切处向电缆端头纵向切割,剥除外护套,裸露钢带。
距外护套切口20mm处的钢带上绑扎镀锌铁线三圈。
用钢锯沿镀锌铁线外缘锯断钢带,剥除剩余钢带(锯口力求整齐,操作时不得伤及内护套)。
距外护套切口145mm处用电工刀将内护套环切一周,剥除端部内护套,露出芯线束(操作时不得伤及芯线绝缘层)。线束端部用自粘带包扎防止散开。电缆开剥各部尺寸如图一。
PZYL型电缆开剥
擦净电缆外护套上的污泥,长1500mm。
在距电缆端头500mm处用电工刀环切外护套一周,然后自环切处向电缆端头纵向切割,剥除外护套,裸露钢带。
距外护套切口20mm处的钢带上绑扎镀锌铁线三圈。
用钢锯沿镀锌铁线外缘锯断钢带,剥除剩余钢带(锯口力求整齐,操作时不得伤及铝护套)。
用喷灯在铝护套上均匀加热,趁热清除沥青,然后用棉纱将铝护套擦净。
用钢锯在距外护套切口145mm处将铝护套环锯一周,环锯深度为铝护套厚度的2/3(注意不得伤及芯线绝缘层),然后用手轻轻折断铝护套抽出取下,露出芯线束。芯线束端部用自粘带包扎防止散开。电缆开剥各部尺寸如图二。
电气连接铜片焊接及防护
在裸露的钢带上用纱布或小钢锉将两层钢带表面打净,其表面积应大于1cm2,并涂上松香水。
将钢带打净的表面涂上焊锡,焊点面积不小于1cm2(两层钢带上必须都有焊锡,操作时禁用带腐蚀性的焊剂)。
电气连接铜片弯一弧度使其与电缆外护套更吻合,同时将绑扎的镀锌铁线拆除。
将0.5×10×130mm的电气连接铜片两面打光,一端涂上焊锡,然后焊在钢带涂锡处(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焊剂,要求焊点牢固,光滑、无毛刺)。
距内(铝)护套端口35mm至250mm范围内的内、外护套表面用砂布打毛,然后用酒精清洗擦净。如图三。
已打光的电气连接铜片两面用酒精擦净,在铜片和电缆之间垫上0.5×15×100mm热熔片。
A端电缆套上选定的外侧热可缩管。当电缆内(铝)护套外径小于Φ14时使用Φ27/9的热可缩管,电缆内(铝)护套外径大于Φ14时使用Φ42/14的热可缩管。
将一个外侧热可缩管套在一端缆身(A端)上,用喷灯对外侧热可缩管加热,加热时应从内(铝)护套处开始,横向圆周加热,使其完全收缩(收缩后保证热可缩管端口距内(铝)护套端口45mm(PZY,PZYA)或65 mm(PZYL)),再逐渐向热可缩管的另一侧加热,使整个热可缩管紧密的收缩在内(铝)护套和外护套上,当管口溢出热熔胶时即停止加热。(在整个加热过程和停止加热电缆头冷却稳定前,不得移动电缆接头)。电气连接铜片由热可缩管内引向接头盒中心一侧,如图四。
先将一端电缆的外侧热缩管按以上步骤操作完毕,另一端热缩管要待内部热缩管完成后再操作。
连接支架安装
根据挡圈在接头盒内所处位置上的外径,将通用挡圈的内径用挡圈割刀修理至合适的尺寸。
将2只通用挡圈套入A端电缆上。
未做外侧热缩管的B端电缆应先套入外侧热缩管,后套入2只通用挡圈、内部热缩管(其长度为270mm),注意顺序不得颠倒。
铝夹箍内衬圈根据电缆内(铝)护套外径选用。
对PZY、PZYA型电缆电气连接铜片向后弯曲夹在夹箍中间。PZYL型电缆电气连接铜片夹在夹箍内,夹箍固定在铝护套上。
夹箍边缘距内(铝)护套端部切口处为45mm,尺寸如图五。
将两侧电缆平行对直,连接板用螺钉安装在两端夹箍下部。如图六。
芯线接续
电缆的每个四芯组应套上一个分组环,色标保留在该分组环内。
芯线焊接接头不能集中在一起,必须错开均匀分布,接线区分布尺寸如图七。
将A、B两端电缆对应芯线组的对应芯线接续。接续的两根芯线按顺时针扭几个花合在一起,用剥线钳剥去芯线塑料绝缘层,然后按前松后紧原则将芯线继续扭绞在一起,最后剪掉多余部分。见图八。
在扭接芯线的端部用烙铁烫上焊锡(操作时禁用带腐蚀性的焊剂)。
芯线接续的扭绞长度及加焊尺寸如图八。
把45mm长的热可缩复合密封管套入接头部位,用电子喷枪对其进行热缩,热缩时由根部起向端部操作,当管口溢出热熔胶时停止。如图九。
将每个四芯组的红白两个接头倒向A端,兰绿两个接头倒向B端,然后将分组环移到接头两侧。
接续完毕应检查密封管热缩层有否破损,芯线接头应排列整齐。
对于PZY、PZYA型电缆两端的综合护套用连接线连通。
对接续完的全部芯线要认真检查核对无误,进行测试确认全部合格后,方能包扎。
由电缆内(铝)护套切口起用塑料带按50%重叠率包扎二层,最后用PVC自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