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输设备专业L1级-传输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讲诉.ppt

发布:2017-01-10约1.51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环回法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告警或性能事件,而可以将故障较快地定位到单站乃至单板。方法操作简单,维护人员较容易掌握。 但是,假若所环回的通道内有其它正常的业务,环回法必然会导致正常业务的暂时中断,这是该方法最大的一个缺点。因此,一般只有出现业务中断等重大事故时,才使用环回法进行故障排除。 对于R_LOS告警软件环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能环回SPI模块。现有N2线路板只能支持光口软件环回,不支持VC4环回。 对于交叉板环回是在配置中做一个从线路到线路或是从支路到支路的业务。 * 替换法就是使用一个工作正常的物件去替换一个被怀疑工作不正常的物件,从而达到定位故障、排除故障的目的。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段线缆、一个设备或一块单板。 替换法既适用于排除传输外部设备的问题,如光纤、中继电缆、交换机、供电设备等;也适用于故障定位到单站后,用于排除单站内单板的问题。 利用“替换法”,我们还可以解决其它如电源、接地等问题。 * 通过查询、分析设备当前的配置数据是否正确,来定位故障。配置数据包括:逻辑系统及其属性、复用段的节点参数、线路板和支路板通道的环回设置、支路通道保护属性、通道追踪字节等。 例如某支路板的通道保护不动作,我们就需要查看该支路板的通道属性是否已配置为保护。 对于网管误操作,还可以通过查看网管的操作日志来进行确认。 * 更改配置法所更改的配置内容可以包括:时隙配置、板位配置、单板参数配置等。因此更改配置法适用于故障定位到单站后,排除由于配置错误导致的故障。 如怀疑支路板的某些通道或某一块支路板有问题,可以更改时隙配置将业务下到另外的通道或另一块支路板;若怀疑某个槽位有问题,可通过更改板位配置进行排除;若怀疑某一个VC_4有问题可以将时隙调整到另一个VC_4;另外交叉时钟板的自环,也可以认为是“更改配置法”的一种。 更改时隙配置我们可以将故障定位到单站,通过更改从线路到线路或是从支路到支路的配置可以隔离线路侧故障或是支路侧故障。 * 如我们怀疑电源供电电压过高或过低,则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测试;若怀疑传输设备与其它设备对接不上是由于接地的问题,则可用万用表测量对接通道发端和收端同轴端口屏蔽层之间的电压值,若电压值超过0.5V,则可认为接地有问题;若怀疑对接不上是由于信号不对,则可通过相应的分析仪表观察帧信号是否正常,开销字节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告警等 *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由于瞬间供电异常、低压或外部强烈的电磁干扰,致使传输设备某些单板进入异常工作状态。此时的故障现象,如业务中断、ECC通信中断等,可能伴随有相应的告警,也可能没有任何告警,检查各单板的配置数据可能也是完全正常的。经验证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复位单板、单站重启、重新下发配置或将业务倒到备用通道等手段,可有效地及时排除故障、恢复业务。 遇到这种情况,除非情况紧急,一般还是应尽量使用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或通过正确渠道请求技术支援,尽可能地将故障定位出来,以消除设备内外隐患。 * 基本原则即为先外部后传输,先单站后单板,先高级后低级,先线路后支路; R_LOS处理时先用光功率计定位设备外部故障还是内部故障,定位到单站后,利用替换法定位出是单板故障还是光纤故障。 * 供电电源故障,如设备掉电、供电电压过低等 接地故障,如DDF工作地与保护地、与对接设备的接地 环境异常,如设备温度过高,附近有强烈干扰源,鼠害 光纤、电缆故障。如光纤性能劣化、损耗过高,或光纤损断;中继电缆脱落、损断或接触不良等 * * 老师这里讲解的时候留给学员讨论,可能原因2、3的业务和4走的是相同的VC4,这时在2和3不能选择环回,需要通过更改数据配置法。如果2、3和4的业务走不同的VC4,这时可以选择环回的方法进行故障定位。 * 在网元2东向做内环回,可以定位故障在3和4,但是在网元3东向做内环回,不能定位故障在网元,因为有可能网元3东向光板故障,因为网元3东向光板故障只与1到4的业务有关。 * 如果没有TPS或是主备交叉此时只能使用备板进行更换。更换顺序为先支路后线路再交叉。 这个故障介绍完后做一个小结,告知学员遇到这类故障一般的处理方法和思路是怎样的。 * 线路板的光功率异常是引起误码的常见原因。当光功率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接收光模块接收光信号不正常,并同时引起B1、B2、B3、V5误码;所以,设备上报大量各种类型的误码时,我们首先要测试本站接收光功率是否正常。 连接到传输设备电缆劣化,通常会引起误码。检查连接到设备上的电缆是否正确;防止电缆的漏焊、虚焊、接触不良。 在OptiX OSN 3500/2500/1500与其它设备对接时,如果对接设备报误码,应该检查对接电缆是否正常。 接地故障的常见原因 PGND、BGND接地不良,接地电阻大于2?。 BGND与PGND之间的电位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