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视光行业的现状及展望.ppt

发布:2025-02-25约5.2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年第一期违法医疗器械广告公告汇总)陕西奥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近视回归镜”(广告中标示名称为学生第E镜),产品广告含有大量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含有有效率的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不要相信“第E镜”的虚假宣传。由于“第E镜”在宣传内容中加入大量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以及有关治疗有效率的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已先后受到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工商局永外分局,江西省南昌市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机关的处罚。这些产品的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应该说有一定的好的作用。问题是你不应该搞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结果,是好产品也变成了坏产品。我国的现状也确实是这些虚假宣传的无稽之谈通过各种手段,就是常常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而且少数人就是热衷于搞虚假宣传。所以我认为眼镜行业的诚信和专业正在经受重大地考验!同时也是制约眼镜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眼视光产业潜力很大,但问题很多。希望同道共同努力,使我国眼视光产业能健康发展!01眼镜行业如何提升02专业形象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报道,在2008年第三届中国眼镜零售业高峰论坛,某会议主持,“在会议期间精辟地论述道:所谓核心竟争力其实就是企业经过整合了的功夫。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功夫说得更加简单直白点,那就是能把眼镜卖出去赚钱的本事,相信这也是在座大多数老板的经营逻辑…”我承认主持人说的是“大实话”,但在这里我反问一句,如果一家医院的所谓核心竟争力,就是“能把药物卖出去赚钱的本事”,请问,您敢到这家医院看病吗?“能把眼镜卖出去赚钱的本事”是一个“贩卖眼镜的商人”的标准经营逻辑。眼镜行业还应该坚守这个经营逻辑吗?还没有人准备突破这个经营逻辑吗?0102视力困难25﹪4需要新眼镜20﹪5美国目前到眼科和视光1就诊的原因及比例如下:2定期常规检查50﹪3眼感染、眼病、外伤5﹪62008年8月17日中国首份《验光环境和需求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调查报告称“消费者对视光行业所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和全面性需求与日俱增”;“中国近视人口总数接近四亿,61.4%的消费者希望在眼镜店得到眼科保健服务,73.9%的消费者认为,眼镜店应有能力提供基础眼科检查。消费者对这些需求的1呼吁,业内人士听见没有?2有何感想?3现实社会能长期容忍眼镜店就只有能把眼镜卖出去赚钱的本事吗?眼镜店的专业形象还不应该提升吗?眼镜店的专业形象提升之路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能满足于开“眼镜店”01不能安心当一个03应争做一名眼睛保健的05应建立“眼视光医院”意识02“贩卖眼镜的商人”04“眼视光学工作者”061变单一的视力检查3变单一的配眼镜2为对视功能的全面检查4为对视功能的全面干预可以分三步走眼镜零售业专业提升近视做保健。对于近视眼的处理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概念,即真性近视是无法治疗的,假性近视是可以治疗的,虽然单纯的假性近视不多,但真性近视混有一定成份的假性近视,即所谓混合性近视,在目前学生近视眼中约占50﹪左右。因此近视治疗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对于真性近视,采用包括保健方法在内的综合措施,对于缓解真性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我认为在近视治疗中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但为了避免误解,避免虚假宣传,尤其是以眼镜行业的身份,我个人认为把它称之为近视保健,比近视治疗更为合适。所以我的意见是近视做保健。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认为,80%的近视患者,需要的是长期保健而非治疗。加上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武汉市需要视力保健的青少年群体达200多万人。有条件的眼镜店可以做第二步:弱视做治疗。关于开展弱视诊疗工作的探讨弱视诊疗工作:01对于医院来说02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03对于眼镜店来说04是一块“吃不上嘴的肥肉”05我国弱视儿童约占3%,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如果儿童能从5岁开始治疗,需到10岁治疗才能结束。如果贵店能有100名弱视儿童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